[实用新型]一种网络和电力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533.3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6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灿;程应春;刘军;裘宗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想客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2M1/00;H05K7/2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电力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和电力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使用中,网络和电路一般需要两次布线,造成安装和使用不方便,以及网络和电力之间往往会存在电磁信号的相互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网络和电力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网络和电力一体化装置,包括凹腔,该装置还包括电磁信号阻隔机构、交换机、镇流器、第一滑柱、第二滑柱、支撑板、支撑柱、固定板、气缸、接收器、控制按钮、信号转换器、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凹腔的中部设置电磁信号阻隔机构,电磁信号阻隔机构的阻隔使凹腔内形成网络腔室和电力腔室,交换机设置在网络腔室内,镇流器设置在电力腔室内,网络腔室和电力腔室的底端分别设置开口,第一滑柱的一端通过开口固定连接交换机的底部,第二滑柱的一端通过开口固定连接镇流器的底部,第一滑柱的另一端和第二滑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凹腔的底部固定设置用于支撑凹腔的支撑柱,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柱上,气缸设置在固定板上,气缸的推送方向与铅垂线平行,气缸的推送方向朝向上方,气缸包含气缸杆,气缸杆包含推送端,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缸杆的推送端,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按钮和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气缸。
优选地,所述电磁信号阻隔机构包括金属网架层、第一锡箔纸层和第二锡箔纸层,金属网架层设置在凹腔的中部,金属网架层靠近网络腔室那一面设置第一锡箔纸层,金属网架层靠近电力腔室那一面设置第二锡箔纸层。
优选地,所述金属网架层由铝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置行走滚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凹腔的开口处设置用于封闭凹腔开口的盖体。
优选地,所述盖体与凹腔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交换机可升降的设置在网络腔室内,镇流器可升降的设置在电力腔室内,使交换机和镇流器升降后裸露出凹腔外,能够方便的进行网络和电力连接。2、电磁信号阻隔机构包括金属网架层、第一锡箔纸层和第二锡箔纸层组合的结构,金属网架层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金属网架层本身的空隙能够起到散热效果,同时第一锡箔纸层和第二锡箔纸层,能够实现最大化的屏蔽电磁信号的相互干扰。3、在需要连接网络或电力时,打开盖体,按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开关按钮,使气缸启动,气缸杆向上推动,通过支撑板和第一滑柱、第二滑柱带动交换机和镇流器凸出在凹腔外,从而可方便的进行网络和/或电力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信号阻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交换机和镇流器升降后裸露出凹腔外,方便进行网络和电力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防误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想客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想客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功能路灯杆的高速物联网网关
- 下一篇:TDlte传输故障定位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