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5544.8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3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文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新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食品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皿。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检验是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如国际、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食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而检测皿是这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检测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
但是目前机构使用的检测皿质地脆弱、易碎,在清洗及拿放时非常容易损坏、摔坏。使用完毕的检测皿还需要及时清洗干净,在需要提高检测温度或需要恒温状态时,常规的检测皿很难达到要求,造成了食品检测的失败率变高,而且一个皿面的设计,只可以单次检测,使得检测的时间加长,效率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皿,包括检测皿本体,所述检测皿本体是由检测皿和底座两个部分构成的,所述检测皿上常规设置有皿盖,所述检测皿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检测皿上固定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检测皿两边下方固定掏空设置有凹槽,所述检测皿中固定焊接设置有分隔板,所述检测皿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刻度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不锈钢网格,所述不锈钢网格下固定设置有灯带,所述灯带侧面通过电源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电源电性连接灯带,所述蓄电池下方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下为酸液储存处,所述酸液储存处整体为梯型斜坡,所述梯型斜坡出口处为螺纹设计,所述螺纹外固定设置有防滑帽盖,所述底座的两边固定设置有卡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皿盖和检测皿皆为钢化玻璃材质,所述支架设置于检测皿底部,为对立固定焊接设置,材质为钢化玻璃材质,所述凹槽设置于检测皿底座内部,为固定挖中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整体为PVC硬胶一体塑成,所述卡销设置于底座之上为固定焊接,大小尺寸与凹槽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不锈钢网格为镀锌固定焊接上,所述灯带为医用性LED灯,所述蓄电池为内置型,所述不锈钢板为固定设置,所述消毒液储存处为中空型设计,所述梯型斜坡为固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为内置型,所述温度计为内置水银的固定设置,所述刻度表为半透明印制,所述分隔板为固定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玻璃材质的选择,整体的设计简单,重量较轻,可常规使用,在检测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可以与底座上固定设置的卡销进行物理咬合,增加稳定性,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通过底座的设置的灯带来提高检测皿的温度。
2.配合检测皿上的温度计,达到温度掌控的目的,底座内还设有酸液储存处,可以完成食品检测后,第一时间进行消毒处理,在检测皿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凹槽和卡销设计,在放置时可以完美契合,达到稳定防滑的作用,通过在检测皿内设置分隔板,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个食品进行共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皿分层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皿底部侧面图;
图中:1-皿盖、2-检测皿、3-支架、4-凹槽、5-底座、6-卡销、7-不锈钢网格、8-灯带、9-蓄电池、10-隔板、11-酸液储存处、12-梯形斜坡、13-螺纹、14-防滑帽盖、15-温度计、16-检测皿本体、17-刻度表、18-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文,未经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5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燃气体自动排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泵电机低压启动转速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