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维保燃气速热地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5254.3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9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小林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维保 燃气 热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地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维保燃气速热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地暖全称为地面辐射供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达到取暖的目的。
地暖从热媒介质上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两大类,而电地暖又有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和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之分;从铺装结构上分为湿式地暖和干式地暖两种;从表面饰材上分为地板型地暖和地板砖型地暖;从功能上分为普通地暖和远红外地暖。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是以低温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常用的发热电缆为单芯电缆和双芯电缆,双芯电缆没有磁场和辐射。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碳基油墨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人体得到温暖。水地暖即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
水地暖和电地暖两种地暖之中,尤以水地暖应用较为广泛。现有的水地暖包括采暖炉、分集水器、地面水管、排气阀、温控器及连接配件和辅材,是以自来水为热传导介质,通过采暖炉加热水→管道→房间→回采暖炉,实现房间升温的目的。现有的水地暖由于采用的是自来水为热传导介质,因此,对采暖炉、管道这些配件要求很高,既要防止管道内产生污垢、细菌,又要防止管道内结冰。传统工艺对混凝土蓄热层铺设厚度也有要求,一般为5-8厘米,导致房屋荷载增加,减小了宝贵的室内空间。
公开号为CN 203501291U,公开日为2014年03月2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地暖地暖机,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四通阀门、节流阀、泠凝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泠凝水箱中安装有测温仪,所述泠凝水箱与所述地暖管通过带有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地暖管安装在需要取暖的房屋的底部。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水地暖地暖机,在化霜过程通过测温仪测量泠凝水箱的温度,低于额定温度后将水泵关闭,从而断开了冷凝水箱和地暖管的热传导,保证了房屋的温度不会降低。
公开号为CN 203464392U,公开日为2014年03月0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单相电源水地暖地暖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蒸发器的进口连接第一节流阀的一端,第一节流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第一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一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二接口,第一冷凝器的进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接口,第一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四接口,第二蒸发器的进口连接第一节流阀的一端,第二节流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第二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二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二接口,第二冷凝器的进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三接口,第二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四接口,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房屋地板下面,所述在第一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第一冷凝器的进口之间或者在第二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第二冷凝器的进口之间有一个温控开关。
以上述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均存在以下问题:
1、均采用自来水为热传导介质,生活用水和采暖共用一个燃气锅炉。生活用水,其水温相对较低,一般为25-45℃,流速快,不用反复烧,每天总运行时间较短,所以水垢不易产生;而地暖的采暖温度高达55-65℃,由于现有的混凝土蓄热层厚度较厚,一般为为5-8cm,因此,要达到室内的采暖需求,需反复循环加热,在整个采暖季节几乎是不间断常开,运行时间长,能耗高;而且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经加热分离后就变成了水垢、锈渍,附着在设备管道内壁上,加重设备负担,需要定期清理,造成极高的维护保养费用。生活用水和采暖共用一个燃气锅炉,占用室内空间较大,大约1-1.5平米。
2、为了防止因停电、设备故障或家中无人而造成未能及时排水引发爆管,传统工艺对混凝土蓄热层的铺设厚度都较高,以延缓时间,方便房屋主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处理,但是,混凝土蓄热层厚度的增加无疑增加了房屋荷载,降低了宝贵的室内空间,因混凝土蓄热层过厚,热传导性也相应变差,因此,要求设备运行24小时常开,不能实现即开即用,在整个采暖季节里因设备常开,造成巨大的能耗损失,能耗损失达50%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小林,未经唐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5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室内燃气封闭直燃采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遥控浴霸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