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84771.9 | 申请日: | 201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东茗乡德创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F26B25/16;F26B25/04;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烘干机广泛用于建材,冶金、化工、水泥工业烘干矿渣石灰石、煤粉、矿渣、粘土等物料,湿物料加入烘干装置后,在筒内翻动,物料在内均匀分布与分散,供热装置对筒体进行供热达到烘干效果,目前市场上的矿用烘干装置烘干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快速高效的进行烘干,当物料较多时,处与筒体中部区域的物料无法较好的受热,烘干效率低,且在烘干过程中需要浪费大量的能源进行供热,浪费过多的资源,因此发明一种矿用烘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烘干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内壁上均匀设有抄板,所述内筒内部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管壁上均匀设有通气孔,所述导热管上均匀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均匀设有搅拌片,所述导热管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主体一侧,所述主体的外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主体一侧设有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包括太阳能利用装置、燃烧室、气泵、气流阀、电磁加热线圈和供热管道,所述太阳能利用装置一侧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顶部设有气泵,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燃烧室一侧设有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与燃烧室连接处设有气流阀,所述主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以及一侧底部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热管道与导热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磁加热线圈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表面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在内筒中设有可转动的两个导热管,两个导热管上均设有通气孔,热气流由供热管道进入导热管,由导热管管壁上的通气孔进入筒体内部,在物料较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筒内的物料均匀受热,达到较好的烘干效果,节省大量能源且搅拌杆和搅拌片对物料进行均匀搅拌,物料烘干更加均匀快速,供热装置内设有太阳能利用装置,通过光伏电池板和平板太远能热集器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处理达到对筒体供热的效果,合理利用太阳能,科学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内筒、2抄板、3导热管、31搅拌杆、32搅拌片、33第一电机、34通气孔、4进料口、5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第二电机、6供热装置、61太阳能利用装置、62燃烧室、63气泵、64气流阀、65电磁加热线圈、66供热管道、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矿用烘干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内筒11,所述内筒11内壁上均匀设有抄板2,所述内筒11内部设有导热管3,所述导热管3管壁上均匀设有通气孔34,所述导热管3上均匀设有搅拌杆31,所述搅拌杆31上均匀设有搅拌片32,所述导热管3与第一电机3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3设置在主体1一侧,所述主体1的外部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底部设有第二齿轮51,所述第二齿轮51底部设有第二电机52,所述主体1一侧设有供热装置6,所述供热装置6包括太阳能利用装置61、燃烧室62、气泵63、气流阀64、电磁加热线圈65和供热管道66,所述太阳能利用装置61一侧设有燃烧室62,所述燃烧室62顶部设有气泵63,所述燃烧室62内设有电磁加热线圈65,所述燃烧室62一侧设有供热管道66,所述供热管道66与燃烧室62连接处设有气流阀64,所述主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4以及一侧底部设有出料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东茗乡德创机械厂,未经新昌县东茗乡德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4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