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4018.X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虞益挺;郭展锋;叶静杰;陶逸航;范明明;崔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吕湘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城市、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精细分类、满溢提醒、夜间照明、语音播放、异味监控以及广告定制等功能的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方式都是混合收集、运输、笼统填埋或堆积。很多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处理设备并不齐全,时常会发现有运行管理缺失的问题。国内垃圾分类虽然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当下我国的垃圾分类收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人员素质不高。
2.技术上不能满足垃圾复合分类的需求。
3.垃圾分类收集的后续处理设施不完善。
4.公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相对薄弱。
5.公民对垃圾桶有较大排斥心理。
现有的智能垃圾桶,以范立南等[1]所设计的智能垃圾桶为例,采用红外发射接收装置检测信号控制开合;通过桶盖能否闭合判断垃圾桶是否处于满溢状态;通过无线发射与接收实现产品与主机的通讯。这类智能垃圾桶无法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区分开,判断满溢的方式不够及时,无线模块功能受距离限制。
为了改善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可交互的垃圾桶。
参考文献:[1]范立南,白志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垃圾桶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8,15(6):167-170.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设计一个融合垃圾分类、优化垃圾管理机制、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多样的智能垃圾桶。相比传统垃圾桶,本实用新型打破原来“随意扔”模式,设计出按钮分类模式,在这种半强制模式下向人们灌输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投放后则会给出音频回馈给人以愉悦感。在保留传统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双桶模式下,将可回收桶进一步分为若干个小桶,对应不同的垃圾材质,实现更精细的分类,有助于下一步处理。同时设计有满溢提醒的功能,若接近满溢则通过手机短信提示工作人员,保证回收的及时性,大大提高了回收效率和减少了人工费用。同时,将垃圾桶与路灯结合,在夜间为行人提供便捷;为了使垃圾桶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垃圾桶,增加了音乐模块,为城市中忙碌的人带来一丝好心情;异味监控功能可以实时检测桶内有害气体浓度并控制风扇开关;桶身预留广告位,额外增加垃圾桶的经济收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外观。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垃圾桶,通过精细分类、满溢提醒、夜间照明、语音播放、异味监控五个模块,增强垃圾桶的功能性和交互性,该智能垃圾桶具体包含:音频播放器(1)、LED灯(2)、光线传感器(3a)、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b)、交互按钮(4)、GSM信息发送单元(5)、可回收桶盖舵机(6a)、不可回收桶盖舵机(6b)、可回收桶测距模块(7a)、不可回收桶测距模块(7b)、精细分类舵机(8)、气体传感器(9)、微控制器(10)、风扇(11);可回收桶垃圾投入口 (12a)、不可回收桶垃圾投入口(12b)、可回收桶(13a)、不可回收桶(13b)、以及连接各可回收小桶之间的精细分类引导槽(14);
所述的光线传感器(3a)、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b)用于判断外部条件是否满足打开LED灯需要。
所述的测距模块(7)用于监控桶内垃圾的满溢程度,可采用超声波测距、红外测距等方式。
所述的精细分类舵机(8)固定于可回收桶(13a)上方的横梁上,位于可回收桶正中间,用于带动精细分类引导槽转动。
所述的微控制器(10)可根据设计需要和程序语言环境来选择,采用单片微控制器等。
所述的可回收桶(13a)用挡板隔开成若干个小桶用于精细分类。
本实用新型的所需电压为5V直流电,可使用电源适配器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5V直流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精细分类功能由交互按钮(4)、可回收桶盖舵机(6a)、不可回收桶盖舵机(6b)、精细分类舵机(8)、微控制器(10)、精细分类引导槽 (14)来实现。可回收桶盖舵机(6a)、不可回收桶盖舵机(6b)分别与对应桶盖边缘固定。用户按下交互按钮(4)后,将对应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器(10);若按下不可回收按钮,则微控制器(10)控制不可回收桶盖舵机(6b)转动,打开不可回收桶垃圾投入口(12b)。若按下可回收按钮中的任意一个,则微控制器同时发送信号至可回收桶盖舵机(6a)与精细分类舵机(8),可回收桶盖舵机(6a)转动打开可回收桶垃圾投入口(12a),同时精细分类舵机(8)转动,带动精细分类引导槽(14)转动,使投入物滑落到对应小桶内,从而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具体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4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