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享单车车座拔出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3811.8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工一;陈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J3/00 | 分类号: | B62J3/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享 单车 车座 拔出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共享单车车座拔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共享单车的亮点在于“共享”二字,它既意味着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担。
共享单车没有固定的租车还车点,“扫码租车、上锁还车”的方式确实方便。但在实践中,还遇到了一个问题:可能租车人在还车后还想租车,但又担心到时租不到,于是破坏自行车的可用性,比如拔出自行车坐垫,以防别人租走。甚至用这种方式,把共享单车变成了“私人单车”,严重影响了共享单车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
目前尚未见到有直接检测坐垫拔出的装置或方案,仅有通过卫星定位、追踪等方式,或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间接地发现可能会有人破坏自行车的可用性。这种方式间接、低效,且难以取得直接证据以对破坏自行车可用性的人进行处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共享单车车座拔出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共享单车车座拔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括壳体、嵌套体、检测触头、单片机、NB-IoT模块、警报装置和电池;所述壳体为环形柱状结构,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带有封盖,其底端与车架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嵌套体为环形且为绝缘材质铸成,其嵌入在所述壳体内并用螺丝加以固定,所述嵌套体内侧壁上开有横向盲孔,所述盲孔底部固定连有弹簧;所述检测触头为电导体,其通过所述弹簧被紧紧按压在车座支杆侧壁上;所述弹簧和检测触头分别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正负极电连接,从而形成检测电路;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警报装置、NB-IoT模块和检测电路电连接,从而实现信号传递;所述NB-IoT模块与共享单车的云端平台之间可进行信号传递,所述电池为各电器件供电。
优选地,所述检测触头侧壁与所述盲孔内壁相接触,并可在盲孔内实现滑动,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检测触头侧壁与盲孔内壁之间不会有较大间隙出现,当所述车座支杆被拔动时,检测触头在盲孔内不会有较大晃动,从而保证了检测效果。
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盲孔侧壁上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分别与所述检测触头及弹簧相连接的导线可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牵引出来,从而实现与电池、单片机等电器件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警报装置包括蜂鸣报警器和警报灯,当所述车座支杆被用力拔出时,单片机发出信号使蜂鸣报警器发出警报,同时警报灯亮起,不仅能对破坏单车的人员进行警示,而且还能引起附近人员的注意。
优选地,还包括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与单片机之间通过隐线实现电连接,当所述车座支杆被拔出时,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使微型摄像头对拔车座的不法人员进行取证拍摄,以便进行后续的惩罚、处置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为共享单车提供一种车座拔出检测装置,可自行检测共享单车车座是否被拔出,并将检测结果通过NB-IoT模块反馈给云端平台,以便做出相应处理。类似地,本实用新型的触头装置及原理还可用于其他破坏自行车可用性的场合,如检测拔出车把的装置等;警报装置的设置,还可对破坏自行车可用性的人员进行警告;微型摄像头的设置则可对拔车座的不法人员进行取证拍照,以便进行后续的惩处措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及嵌套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嵌套体;3-检测触头;4-弹簧;5-车架;6-车座支杆;7-盲孔;81-第一导线;82-第二导线;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3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单车锁电源不足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反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