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氧灌封胶生产用脱泡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3625.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0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彭科福;彭源源;彭秋霞;杨兴兵;车志文;张维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江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南县工业园区A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灌封胶 生产 脱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灌封胶生产用脱泡釜。
背景技术
脱泡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带有气泡的液体浆料的脱泡,比如环氧灌封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粘度较高,含气体较多,易形成气泡,因而需要对环氧灌封胶物料进行脱泡处理。现有的浆料脱泡一般采用添加消泡剂的化学方法或者采用真空脱泡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需要添加消泡剂,然而某些消泡剂可能会对原物料产生不良反应,真空搅拌法需要将一定的物料置于密闭容器中,一遍搅拌一遍抽真空,该方法为物理方法,通常不会改变物料本身的化学性能。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传统的设备在脱泡过程中,无法对加入脱泡釜中的物料进行有效分散,进而脱去环氧灌封胶物料中携带的空气,最终导致脱泡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脱泡釜在脱泡过程中,无法对加入脱泡釜中的物料进行有效分散,进而脱去环氧灌封胶物料中携带的空气,最终导致脱泡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氧灌封胶生产用脱泡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氧灌封胶生产用脱泡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上密封配合有釜盖,所述釜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釜盖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主轴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釜体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伸出釜盖并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远离釜盖的一端环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釜盖下方设有物料分散盘,所述物料分散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中心开设有与旋转轴套接的安装孔,所述盘体的周边缘开设有若干方形导料孔,每个所述方形导料孔的孔壁上设有突出盘体表面的锯齿,且相邻方形导料孔壁上的锯齿分别突出于盘体的两个相对表面,所述釜体的外壁上密封螺旋盘绕有用于加热釜内物料的蒸汽加热盘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氧灌封胶生产用脱泡釜,包括相互配合的釜体和釜盖,釜体内部设有旋转轴,旋转轴远离釜盖的一端上设有若干搅拌叶片,釜盖下方设有物料分散盘,物料分散盘的盘体中心开设有与旋转轴套接的安装孔,盘体的周边缘开设有若干方形导料孔,每个方形导料孔靠近中心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突出盘体表面的锯齿,且相邻方形导料孔壁上的锯齿分别突出于盘体的两个相对表面,因而当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釜内后,首先将滴落到物料分散盘上,而物料分散盘在旋转轴的旋转带动下,盘体以及盘上的锯齿将对物料进行高速的剪切、撞击、粉碎和分散,以便达到迅速混合、溶解、分散和细化的状态,从而形成物料薄膜进行分散脱泡,同时配合旋转上的搅拌叶片,因而能够有效脱去环氧灌封胶物料中携带的空气,脱泡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锯齿为方形导料孔对应的盘体材料弯曲后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所述方形导料孔为菱形。
进一步,所述方形导料孔的中心距离盘体的周边缘为3~5毫米。
进一步,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导通至釜体外部的疏水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氧灌封胶生产用脱泡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散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11、出料口;2、釜盖;21、进料口;3、驱动电机;4、减速机;5、旋转轴;6、搅拌叶片;7、物料分散盘;71、盘体;72、安装孔;73、方形导料孔;74、锯齿;8、蒸汽加热盘管;81、疏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江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江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3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法有机气体回收装置
- 下一篇:斜管沉淀池清洗装置和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