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客渡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3611.2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宇;杜广棣;叶俊;倪国;张海燕;孙向勇;黄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扬汽车轮渡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B63H5/125 | 分类号: | B63H5/125;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渡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客渡船。
背景技术
现阶段,渡船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以下几种缺陷:
1、推进器与船体的配合不合理,航行阻力大,推进效益低,进而导致经济性能差;
2、推进器与船体的配合不合理,不仅影响操控性能,而且,在航行中与它船碰撞的几率大、靠岸时与码头的碰撞几率高,大大影响了使用安全性和推进器的使用寿命;
3、自身重,载重量小,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客渡船,以达到提高推进器与船体的配合性,降低航行阻力和保证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客渡船,包括梭形结构的船体,位于所述船体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内凹部并形成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船体上设有两台全回转推进器,两所述全回转推进器分别设置于船头和船尾,且两所述全回转推进器与所述船体两侧的所述水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两所述全回转推进器与所述船体宽度方向中心线的距离相同。
作为一种改进,两所述全回转推进器相对于所述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全回转推进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的柴油机和全回转舵浆,所述全回转舵浆延伸至所述水流通道内;所述柴油机与所述全回转舵浆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座在所述船体上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柴油机和所述全回转舵浆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均设有万向节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所述万向节传动轴相连的联轴节。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两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的所述船体上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传动轴也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与所述传动轴、所述万向节传动轴和所述联轴节对应位置的所述船体上设有护罩。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船体的两端均铰接有跳板,所述跳板远离所述船体的一端均设有倾斜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客渡船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该车、客渡船,包括梭形结构的船体,位于船体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内凹部并形成水流通道,水流通道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船体上设有两台全回转推进器,两全回转推进器分别设置于船头和船尾,且两全回转推进器与船体两侧的水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两全回转推进器与船体宽度方向中心线的距离相同,基于上述结构,通过梭形结构的船体和两侧水流通道的配合,可有效降低航行阻力,提高了推进效益和经济性能;同时,通过与水流通道对应设置的全回转推进器,优化了全回转推进器与船体的配合合理性,不仅提高了操控性能,而且,能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进而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全回转推进器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两全回转推进器分别设置于船头和船尾,且两全回转推进器与船体宽度方向中心线的距离相同这种结构,可优化船体的回转性能。
由于两全回转推进器相对于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从而通过该方式不仅保证了全回转推进器的正常安装和运行,且不影响船体上其他设备的布置和正常工作。
由于全回转推进器包括设置于船体上的柴油机和全回转舵浆,全回转舵浆延伸至水流通道内;柴油机与全回转舵浆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撑座上,第一支撑座在所述船体上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传动轴的两端;柴油机和全回转舵浆与传动轴之间均设有万向节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万向节传动轴相连的联轴节,从而在工作中,柴油机产生的动力依次经万向节传动轴、传动轴和另一个万向节传动轴,最后将动力传递至全回转舵浆上,结构简单,动力的传递稳定、可靠。
由于两第一支撑座之间的船体上设有第二支撑座,传动轴也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撑座上,从而通过第二支撑座对传动轴的中部进行支撑,不仅有效保证了动力的传递,而且起到了保护传动轴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由于与传动轴、万向节传动轴和联轴节对应位置的船体上设有护罩,从而通过护罩对转动的传动轴、万向节传动轴和联轴节进行保护,同时也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由于跳板远离船体的一端均设有倾斜部,从而通过倾斜部与地面的接触,大大提高了该跳板远离船体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平整性,避免了跳板远离船体的一端高于地面过多,当车子、乘客进入到船体内或离开船体时,对车子造成损害或乘客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扬汽车轮渡管理处,未经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扬汽车轮渡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3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驱动式仿生机器鱼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