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雨量观测设备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83123.1 | 申请日: | 201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席沁;赖文豪;崔友源;武海龙;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F19/00 | 分类号: | G01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雨量 观测 设备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林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穴土埂集雨量观测设备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水平沟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沟截水和植树种草以防水土流失的措施。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可以将落在水平沟土埂的雨水汇集到种植穴中供树木生长。
在针对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研究时,对土埂处理并开展相关试验,如拍光、覆膜等。试验布设后,各处理方法的集雨效果,除了通过树木生长情况间接反映,还需设计方便合理的设备,对各试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以便为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雨量观测设备及其系统,以对各试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集雨量观测设备,以对种植穴土埂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集雨量观测系统,以对种植穴土埂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雨水圈定装置、集雨导向装置和测量容器;
所述雨水圈定装置用于收集预设面积的雨水;
所述集雨导向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雨水圈定装置的雨水,并将该雨水输送给所述测量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包括相对应的第一集雨导向口和第二集雨导向口;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靠近所述雨水圈定装置,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靠近所述测量容器,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大于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包括相围接的第一集雨导向板、第二集雨导向板和第三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和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形成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和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与所述测量容器抵接;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
或者,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包括相围接的第一集雨导向板、第二集雨导向板、第三集雨导向板和第四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和所述第四集雨导向板形成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和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与所述测量容器抵接;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内部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基座容器;所述测量容器设置在所述基座容器内;
沿所述测量容器的高度方向,所述基座容器不高于所述集雨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雨水圈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平行;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成夹角设置;
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分别与所述集雨导向装置连接;
沿所述测量容器的高度方向,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不高于所述第一隔板或者所述第三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宽度范围为10cm-20cm;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为40cm-6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与所述测量容器之间通过密封装置进行密封衔接;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与所述测量容器的连接处的塑料膜和用于紧固所述塑料膜的金属箍,和/或,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涂设在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与所述测量容器的连接处的防水胶。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由一块板折弯焊接而成且焊接缝处涂设有防水胶;
或者,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一次注塑而成。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系统,包括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雨水圈定装置、集雨导向装置和测量容器;通过雨水圈定装置收集例如种植穴土埂的预设面积的雨水,并将收集雨水通过集雨导向装置导入测量容器,以便通过测量容器观测例如种植穴土埂的预设面积的集雨量。在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试验中,可以设置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以对各个实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并进行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3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