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82489.7 | 申请日: | 201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宁强富;邹新远;胡思明;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副车架及具有该副车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与设计也越来越深入。
副车架是汽车零部件重要的结构之一,副车架用于连接悬架、车身及发动机,承受来自发动机和路面的冲击载荷与震动,对刚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副车架一般有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下板及连接副车架上板及副车架下板的侧板组成,在副车架前端通过羊角及羊角端部上的车身套管对车身进行支撑,连接螺栓穿过车身套管并与车身上对应的连接孔相连,继而将副车架与车身相连。为了防止汽车碰撞时,副车架及副车架上的动力总成在撞击力的作用下侵入乘员舱,对乘员造成损害,一般会在羊角的端部上设置脱落结构,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点断开,副车架及动力总成下坠,从而增大了发动机舱的变形吸能空间,避免副车架侵入乘员舱内,对乘员造成损害。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羊角端部的车身套管上沿车身套管的长度方向设置脱落引导槽,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连接螺栓沿着脱落引导槽从车身套管内脱出,副车架及动力总成下沉,增大了发动机舱的变形吸能空间,同时汽车碰撞产生的能量也无法通过副车架传递至乘员舱。
该方法有许多的不足,一方面,该方法需要对车身套管做进一步的加工,增加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车型的不同,为了达到脱落条件,对车身套管与连接螺栓之间的拉脱力的要求也不同,在一些车型中,无法设置满足脱落条件的脱落引导槽,最后,由于不同的车型中,脱落引导槽的各项参数也不同,无法保证通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车架及具有该副车架的车辆,该副车架能够在满足副车架脱落条件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增加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包括羊角及设置于所述羊角远离副车架一端的车身套管,在所述羊角上远离所述副车架的一端形成有套管安装槽,车身套管设置于套管安装槽内,并通过车身套管两侧的焊缝与套管连接槽相连,所述焊缝包括第一焊缝及第二焊缝,所述第一焊缝及所述第二焊缝分别位于所述车身套管的两侧,在车辆的Y方向上,所述第二焊缝的最高点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焊缝最低点所在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缝与所述第二焊缝平行,所述第一焊缝及所述第二焊缝共同所在的平面与车身的X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缝、所述第二焊缝及所述车身套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羊角包括羊角前板及羊角后板,所述羊角前板及所述羊角后板均包括主面板及位于主面板两个相对边缘上的侧面板,所述羊角由所述羊角前板及所述羊角后板组合而成,所述羊角前板的侧面板的端面与所述羊角后板的侧面板的端面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羊角前板的主面板与所述羊角后板的主面板均为平面,且所述羊角前板的主面板与所述羊角后板的主面板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副车架。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焊缝与第二焊缝在车辆的Z方向上错开设置,仅需通过调整第一焊缝及第二焊缝的参数,即可达到在规定的条件下副车架脱落的目的,由于该脱落方式是对焊缝的调节,因此不需要再对称身套管的本身进行任何处理,在满足副车架脱落条件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与此同时,该连接方式与车身衬套本身的性质并无任何联系,因此,在满足焊缝的相关参数的基础上,不会对车身衬套本身进行任何的限制,因此,增加了通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副车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副车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羊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羊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羊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羊角省去车身套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及具有该副车架的车辆,该副车架能够在满足副车架脱落条件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增加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2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