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ATM人脸识别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0685.0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敬;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atm 识别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银行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ATM人脸识别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ATM防护舱控制系统,是根据公安部的要求,结合银行ATM机的使用环境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护方式。主要是为了保护取款人在无人银行取款时人身财产安全的智能防护控制系统。
现有的ATM防护舱控制系统只是单一的保护了取款人在取款时的人身财产安全,缺少防止或降低针对银行ATM机犯罪率的有效手段。经分析目前大部分针对银行ATM的犯罪其不法分子大都有个共性的特点,就是先进行面部伪装再实施犯罪,犯罪分子了解银行均设有监控摄像机,因此在作案前一般均戴面罩,口罩,头盔,大墨镜等然后实施犯罪,现有的ATM安全舱的门禁系统,都不能有效的限制此类不法分子进入防护舱内对ATM机恶意破坏、针对对ATM机工作面板进行非法改造盗取客户帐号及密码或盗窃他人磁卡及密码恶意取现的犯罪行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ATM人脸识别防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ATM人脸识别防护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设备、红外探测器、语音对讲设备、出门按钮、可控锁具、语音提示喇叭、显示屏、主控设备和远程信息管理软件;主控设备安装在防护舱外上方;人脸识别设备安装在防护舱外的左/右上框;语音对讲设备在防护舱内外各安装一个,并采用嵌入式安装;出门按钮安装在防护舱内,并采用嵌入式安装;语音提示喇叭在防护舱内外各安装一个,并采用嵌入式安装;红外探测器安装在防护舱内;显示屏装在防护舱内;可控锁具装在防护舱内;远程信息管理软件安装在远程控制室的控制电脑上;紧急报警按钮装在防护舱内。
进一步,所述人脸识别设备由双目摄像头、双头阵列式红外灯组成,双目摄像头连接到主控设备的USB端口,双头阵列式红外灯供电端口连接到主控设备的12V电源输出口。
进一步,所述红外探测器通过嵌入式安装,并据地高度为1.1米,选择此安装高度是为了避免身高低于1.1米的儿童进入防护舱后不能自己开门,大人又从外面打不开门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红外探测器为3光束红外对射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针对ATM机的犯罪行为,不仅能有效的保护银行财产还提高了ATM机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将故意遮挡面部的犯罪分子拒之门外,打消其作案念头,为银行客户提供了更为安全和谐的使用环境。另外该系统具有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和库内照片进行比对检索的功能,能快速掌握嫌疑人的作案轨迹,给公安部门提供更为精准的罪犯信息,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证据,缩短破案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舱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人脸识别设备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1-人脸识别设备、2-红外探测器、3-语音对讲设备、4-出门按钮、5-可控锁具、6-语音提示喇叭、7-显示屏、8-主控设备、9-远程信息管理软件、10-防护舱、11-远程控制室、12-控制电脑、13-紧急报警按、14-双目摄像头、15-双头阵列式红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新型ATM人脸识别防护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设备1、红外探测器2、语音对讲设备3、出门按钮4、可控锁具5、语音提示喇叭6、显示屏7、主控设备8和远程信息管理软件9;所述主控设备8安装在防护舱10外上方;所述人脸识别设备1安装在防护舱10外的左/右上框;所述语音对讲设备3在防护舱10内外各安装一个,并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出门按钮4安装在防护舱10内,并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语音提示喇叭6在防护舱10内外各安装一个,并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红外探测器2安装在防护舱10内;所述显示屏7装在防护舱10内;所述可控锁具5装在防护舱10内;所述远程信息管理软件9安装在远程控制室11的控制电脑12上;紧急报警按钮13装在防护舱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0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的指纹芯片的固接装置与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