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9240.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康乐;杨雪儿;巨建;马晓梅;梁建国;马杰;孙静;牛兆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磊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0;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水杯。
背景技术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现有的饮用水净化装置较为复杂,不易使用,且不方便随身携带,净化效果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净化水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化水杯,包括杯壁,所述杯壁的底端设有杯底座,所述杯底座的内部填充有絮凝剂层,所述絮凝剂层和杯壁的连接处设有透水隔层,所述杯底座的下底面连接有管座,所述絮凝剂层的中部插设有净水管,且净水管贯穿絮凝剂层和杯底座并延伸至管座内,所述杯壁内壁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电极,所述净水管顶端设有活性炭腔,所述活性炭腔顶端设有合金消毒丝,所述杯壁的顶端设有杯盖,所述杯壁外壁上还设有电池室,所述管座的中心设有与净水管位置对应的管槽,所述管座的内部还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与管槽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底壁上铰接有顶杆,且顶杆靠近净水管的一端卡设在净水管外壁开设的缺口上,所述顶杆上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空腔的底壁上,所述净水管底部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空腔的下方设有第一空腔,且第一空腔也与管槽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内部插设有插销,所述插销远离管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远离管槽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空腔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杯底座和杯盖均通过螺纹和杯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室内设有三节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通过电线与两个电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腔与杯壁的内部连通,且活性炭腔的内壁上贴附有一层亲水性分子膜。
优选地,两个所述插销的侧壁上均连接有一根压杆,且压杆贯穿管座并延伸至管座外侧。
优选地,所述净水管、活性炭腔和合金消毒丝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先将杯底座旋下,将净水管插入管槽内,插销插入卡槽内实现固定,再将杯底座装上旋紧,往水杯中倒入饮用水,旋上杯盖,接通电路,将水杯摇晃一分钟左右,活性炭腔内的活性炭对水中的微小杂物进行吸附,合金消毒丝对水中的细菌进行杀毒,絮凝剂层对分子结构较大的杂物进行凝结并且已凝结的杂物由于透水隔层的阻碍不会再进入上层的水中,当活性炭失效后,旋下杯底座,将两根压杆向相对方向按压,插销被拉出卡槽内,由于第二弹簧的作用,顶杆向上顶出净水管,更换新的净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以随身携带,并且净化效果好,净化目标全面,部件可更换,可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水杯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水杯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壁、2杯底座、3絮凝剂层、4净水管、5管座、6透水隔层、7电极、8活性炭腔、9合金消毒丝、10杯盖、11电池室、12插销、13卡槽、14第二空腔、15第一弹簧、16顶杆、17第二弹簧、18管槽、19第一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磊,未经陈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9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