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耕培土作业的培土铲部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8541.1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欣;那明君;元野;黄宗伟;王峰;张雪杉;宋洪卫;朱富国;杨新宇;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烟草公司牡丹江烟叶公司宁安分公司;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39/02 | 分类号: | A01B39/02;A01B39/22;A01B39/2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74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耕 培土 作业 部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耕培土作业的培土铲部件总成。
背景技术:
许多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均需中耕培土作业,通过中耕培土可以实现对作物的生长进行调控,使作物达到整齐稳健生长,实现壮个体、适群体的生产要求。目前,大垄中耕培土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垄宽和培土高度的控制是通过后翼板角度的调整实现的,但角度的改变又直接影响到垄形的形状和拖拉机牵引阻力的变化;其二是培土后垄沟呈V字形,不便后续进地作业。故此,设计一种用于中耕培土作业的培土铲部件总成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铲体廓形的设计提高了培土铲对土壤输运及控制能力;犁体尾端的廓形与垄形一致,进一步规范了垄体的形状;垄形控制板体可修整垄体形状并对其进行压实,垄宽可以通过对左右垄形控制板体间距的调整实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中耕培土作业的培土铲部件总成,包括培土铲和两个对称分布的垄形控制板体,培土铲包括由铧铲、导流翼板和控土翼组成的铲体、犁柄及两个固定铰接板,犁柄与铲体焊接,犁柄底部焊接有限深板,限深板后端焊接有松土齿,固定铰接板与垄形控制连接杆焊接,垄形控制连接杆与犁柄焊接;所述的垄形控制板体包括由上引导、中间引导和下引导依次焊合的垄形控制板及整形板,整形板与垄形控制板焊接,整形板上焊接有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所述的垄形控制板体通过两个平行的连杆与培土铲铰接,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销与固定铰接板及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铰接,后端的两个连杆上焊接有对称分布的连接套座,调整杆通过螺栓与连接套座连接,调整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孔。
所述的两个左右对称的垄形控制板体通过连杆构成的平行四杆机构进行垄宽调整,并由调整杆锁紧固定。
所述的铧铲、导流翼板和控土翼三部分的后端在同一铅垂面内形成垄体廓形,该垄体廓形对犁体输运的土壤进行垄形的初步控制。
所述的限位孔的数量不少于5个。
所述的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通过关肋板焊接于整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作业质量,改善土壤,提高产量,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铲体廓形的设计有利于铧铲切入土壤,减小土壤抬升并向后输运的阻力,提高了培土铲对土壤输运与控制能力。犁体尾端的廓形与垄形一致,进一步规范了垄体的形状。犁体底部的限深板可以保证机具作业深度的稳定并平整了沟底,限深板后的松土齿起到进一步细碎和疏松土壤的作用。垄形控制板可修整垄体形状并对其进行压实,垄宽可以通过对左右垄形控制板间距的调整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培土铲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培土铲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培土铲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垄形控制板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垄形控制板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垄形控制板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用于中耕培土作业的培土铲部件总成,由铧铲101、导流翼板102和控土翼103组成的铲体,铲体尾端构成基础垄形(垄体廓形);铲体下方固接限深板104以保证作业深度的稳定,同时平整沟底,限深板104后端均布若干松土齿105,实现切碎和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渗水能力;犁柄108与铲体、限深板104、垄形控制连接杆107焊合,固定铰接板106焊合在垄形控制连接杆107上;左右对称的垄形控制板体2的廓形与铲体形成的垄体廓形一致,垄形控制板体2上焊有上铰接板202和下铰接板203;垄形控制板体2通过连杆4构成的平行四杆机构与培土铲1用铰接销3连接,垄宽由铰接在连杆4上的调整杆5调整,调整后垄形不变,宽度可改变以适应实际农艺要求的需要。
铲体的铧铲101前端区域任一点法线在沿作业方向建立起的坐标系中呈下列分量关系:垂直于作业方垂直分量>垂直作业方向的水平行分量>平行作业方向的水平分量,这样犁铲面的空间位置可以减小入土阻力、迅速抬升土壤、并推动土壤横向流动;铲体的铧铲101后端面区域任一点法线分量呈:垂直作业方向的水平行分量>平行作业方向的水平分量>垂直于作业方垂直分量,铧铲101后部区域主要是将沟底部土壤推向垄侧并压实;导流翼板102前部区域的几何形状主要保证土壤的抬升,后部区域的几何形状保证将前部抬升的土壤推向垄侧;控土翼103的作用是防止抬升过多的土壤越过铲体重新流落垄沟内,控土翼面空间角度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土壤侧向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烟草公司牡丹江烟叶公司宁安分公司;东北农业大学,未经黑龙江省烟草公司牡丹江烟叶公司宁安分公司;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8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盆自动松土器
- 下一篇:一种核酸适配体修饰金纳米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