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7781.X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高;赖勇;徐本春;李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0 | 分类号: | B28B23/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预制 平板 预留 吊杆 具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
背景技术
在大型桥梁建设中,钢混叠合桥是目前较为经济的方案,它以钢结构箱型梁为框架梁,在框架梁上搁置大型混凝土预制平板(一般LxBxH=3000x4000~6000x300mm,重量在12~20t。)。预制平板安装后,预制平板相邻的三边或四边用混凝土现浇在一起。对这种预制平板的起吊一般采用预埋HPB300钢筋做吊钩。吊钩的直径通常为∮28-∮30,所需的锚固长度较长,耗费的钢材较多;安装后须割除,耗费人力物力。因吊钩须埋置在预制平板正平面上,而预制平板通常采用叠加生产,为了保护吊钩,须每层砌筑胎模,这样叠加高度会超过1.5m,须增加泵车浇筑或增加施工用地(增加新的地胎模);所以人、机、材、地耗费较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替代现有的吊钩,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就能实现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吊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该锚具体的使用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就能实现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吊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包括预埋底盒、吊杆、套筒、钢锚板,所述预埋底盒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表面,所述吊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套筒、钢锚板、第一螺母,所述吊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螺母。
按上述方案,所述预埋底盒采用废弃的塑料瓶制成,将废品进行再利用,节约了制作和施工成本。
按上述方案,所述吊杆的直径大于等于16mm。所述吊杆为精轧螺纹钢筋,该精轧螺纹钢筋的应力σ=1320-1860MPa。减少了钢材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采用小直径的钢筋,也能达到所要的强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吊杆的直径2mm~3mm,以便于使用,提高安设效率。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套筒为PVC塑料管或波纹管;所述套筒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预留孔处,以便于使用,提高安设效率。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螺母有两个,粘接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固定吊杆。
制作过程及使用过程为:
制作混凝土预制平板
第一步,在夯实地平上制作混凝土底台座;
第二步,混凝土底台座的上表面预埋有预埋底盒,在预埋底盒内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第一螺母、钢锚板;
第三步,在混凝土底台座上设第一PVC塑料隔离层;
第四步,在第一PVC塑料隔离层上预制第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在混凝土预制平板的上表面预埋有预埋底盒,在该预埋底盒内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第一螺母、钢锚板;第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设有预留孔,该预留孔与第一螺母、钢锚板、预埋底盒相对应,且该预留孔中设有套筒;
第五步,在第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设第二PVC塑料隔离层;
第六步,重复第四步,在第二PVC塑料隔离层上制作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预留孔中设有套筒,在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预埋底盒内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第一螺母、钢锚板,在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上放置第三PVC塑料隔离层;以此类推,制作其他混凝土预制平板及放置其他PVC塑料隔离层,直至在最后一个PVC塑料隔离层上制作最后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完成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堆;
第七步,重复第一步至第六步,制作其他混凝土预制平板堆;
起吊混凝土预制平板
第一步,吊杆的一端穿过最后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套筒、以及倒数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钢锚板和第一螺母;吊杆的另一端穿过起吊扁担梁后由第二螺母拧紧;
第二步,通过起吊扁担梁将最后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调至需要安设的位置;卸载吊杆;
第三步,重复第一步至第二步,直至完成所有混凝土预制平板的起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锚具体的使用能减少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占用空间,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用吊杆替代原有的吊钩(预埋HPB300吊环钢筋),当混凝土预制平板起吊至需要安设的地方后,无需对吊杆进行割除,节约了钢材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吊杆直径比以前小,因此节约了钢材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吊杆、螺母、钢锚板能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节能环保;
本锚具体的使用,无需再每层砌筑胎模,同时降低叠加生产的高度或增加叠加生产的层数,节约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77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告警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调整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