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5633.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6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俞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70 | 分类号: | F24S10/70;F24S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吴玉玲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热水 器用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集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备量不断减少、日益紧缺,造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常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些都大大限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而寻求新的能源,特别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而且资源量巨大,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太阳能的利用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一项,我国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也早已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其中太阳能的利用尤其占据着突出地位,然而由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能量密度小(每平方米约一千瓦),而且又是不连续的,这给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为了广泛利用太阳能,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在经济上必须能同常规能源相竞争,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光热转化、光电转化、光化学转换这三种形式,相比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光化学转换的高昂成本与低的能量转换效率,太阳能热转化是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和利用率高而且成本低廉、可在全社会广泛推广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需求,集热管是太阳能热水器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但现有的集热管都为双层结构,导致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集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集热管,具备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集热管都为双层结构,导致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集热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涂设有陶瓷基复合涂层、三氧化二铝涂层、玻璃布涂层和吸热涂层,所述外管的内腔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的外表面涂设有减反射涂层,所述第一内管的内腔通过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外表面涂设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外管、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厚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外管、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底部均设为圆弧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内管的内腔通过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了第二内管,可使本集热管具有三层结构,有效提高了本集热管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解决了现有的集热管都为双层结构,导致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外管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涂设了陶瓷基复合涂层、三氧化二铝涂层、玻璃布涂层和吸热涂层,有效提高了外管的耐腐蚀、耐氧化以及耐高温性,延长了本集热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内管表面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内管表面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管表面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第一支架、3第一内管、4第二支架、5第二内管、6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7减反射涂层、8陶瓷基复合涂层、9三氧化二铝涂层、10玻璃布涂层、11吸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5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