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清器中心管的成型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5563.2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双马抛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清 中心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清器配件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滤清器中心管的成型模头。
背景技术
滤清器是机动车内通过滤纸起到过滤杂物或者气体的主要配件。其可滤除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的有害颗粒和水分,提高发动机运行时的可靠性。滤清器中的中心管为滤清器内部的主要部件,其为片状的板材通过打孔、卷边及报圆成型为柱状体。
传统的中心管的加工通过人工手动加工成型,不仅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卷边过程较为繁琐,加工出的产品的统一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加工效率、产品结构一致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滤清器中心管的成型模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清器中心管的成型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头本体及均布于模头本体两侧且对应设置的脱模体,所述的模头本体与脱模体组成为柱状体,模头本体上开设有产品推料槽及卷边槽,所述的脱模体与模头本体之间设有促使脱模体与模头本体之间扩张或贴合的脱模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将用于加工中心管的板材通过输送装置将板材输送至模头本体上,通过抱圆装置将板材沿模头本体及脱模体实施包覆,形成环状的中心管。在此过程中,板体纵向的两起始端结合于卷边槽内实现扣合;完成初步加工后,通过脱模组件对脱模体实施扩张,实施脱模,最后通过延伸至产品推料槽内的推料杆将完成加工的中心管由模头本体及脱模体上推出,完成加工。采用上述模头加工出的中心管的结构可保持一致性,而且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加工而言,其加工速度快,效率高,同时也降低了由人工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脱模组件包括有用于连接模头本体与脱模体的连接螺杆及设于模头本体与脱模体之间的压缩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加工方便,结构简单。当抱圆装置解除对脱模体的抵压时,压缩弹簧可将脱模体与模头本体实施分离,实现脱模。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模头本体与脱模体组合后的横截面呈圆形,模头本体上的产品推料槽与卷边槽呈对应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合理,加工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脱模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滤清器中心管的成型模头,包括有模头本体1及均布于模头本体1两侧且对应设置的脱模体2,模头本体1与脱模体2组成为柱状体,模头本体1上开设有产品推料槽11及卷边槽12,脱模体2与模头本体1之间设有促使脱模体2与模头本体1之间扩张或贴合的脱模组件3。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将用于加工中心管的板材通过输送装置将板材输送至模头本体1上,通过抱圆装置将板材沿模头本体1及脱模体2实施包覆,形成环状的中心管。在此过程中,板体纵向的两起始端结合于卷边槽12内实现扣合;完成初步加工后,通过脱模组件3对脱模体2实施扩张,实施脱模,最后通过延伸至产品推料槽11内的推料杆将完成加工的中心管由模头本体1及脱模体2上推出,完成加工。采用上述模头加工出的中心管的结构可保持一致性,而且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加工而言,其加工速度快,效率高,同时也降低了由人工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脱模组件3包括有用于连接模头本体1与脱模体2的连接螺杆31及设于模头本体1与脱模体2之间的压缩弹簧32。当抱圆装置解除对脱模体2的抵压时,压缩弹簧32可将脱模体2与模头本体1实施分离,实现脱模。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脱模体2与模头本体1相贴合的端面上分别对应的开设有缺槽131,两缺槽131组合为脱模槽13,脱模组件3包括有可插设于脱模槽13内且与脱模槽13呈斜面配合的脱模杆4。当报圆装置完成对板材的报圆,促使板材形成中形管后,脱模杆4插入到脱模槽13内,由于其斜面配合的关系,促使脱模体2与模头本体1之间实施分离,完成脱模。需要说明的是,脱模体2与模头本体1的输出端处分别通过拉簧实施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及2种的模头本体与脱模体2组合后的横截面呈圆形,当然,其横截面也可为椭圆形,也是可行的。模头本体1上的产品推料槽11与卷边槽12呈对应设置。卷边槽12处于模头本体1上的位置可根据板体进入到模头本体1上的位置实施改变。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对于卷边槽12位置的改变是很容易想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双马抛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双马抛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5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