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光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4675.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清;吕祖文;黄振锋;刘辉;周江威;欧阳诗婉;黄瑞雪;邱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0 | 分类号: | G02B26/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光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尤其是一种滤光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切换装置,普遍需要5V或者更高的电压驱动,对市场上使用的条件较高,功率能耗也高,对使用成本负荷大,市场兼容性不足。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动力大,能耗小的滤光切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可供光束穿过的窗口,所述窗口的上方滑动设有切换件,所述切换件上设置有至少两片可随切换件滑动并可供光束穿过的滤光片,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切换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切换件做往返运动的转动臂,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驱动转动臂转动的驱动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在基座上的线圈架,所述的线圈架上设有在通电时能产生磁场的线圈,所述的线圈上方或下方设有导磁磁芯,所述的转轴上设有由导磁磁芯磁场力驱动而转动的磁体,所述的磁体与转动臂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包括有并列设置的两个弯折件,每个弯折件上均设置有一个线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连接切换件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切换件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挂钩的条形钩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并与所述线圈连接的导线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上并位于所述窗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窗口大小相匹配的开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磁芯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两侧的触角。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触角的固定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切换件滑动的导轨。
如上所述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片所述滤光片的大小与所述窗口的大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光切换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电后产生磁场,带动切换件进行滤光切换,并且通过双线圈同时工作,产生双倍的动力,即使在更低功耗状态下也可产生足够的驱动力量,动力大,能耗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附图说明:1、基座;11、窗口;12、转轴;13、固定部;14、导轨;2、切换件;21、滤光片;22、条形钩槽;3、导磁磁芯;31、触角;4、转动臂;41、挂钩;5、磁体;6、线圈架;61、线圈;62、弯折件;7、导线件;8、保护盖;8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滤光切换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可供光束穿过的窗口11,所述窗口11的上方滑动设有切换件2,所述切换件2上设置有至少两片可随切换件2滑动并可供光束穿过的滤光片21,各个滤光片的规格各不相同,在使用时可根据需求进行切换,所述基座1上设置转轴12,所述转轴12与所述切换件2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切换件2做往返运动的转动臂4,所述的基座1上还设有驱动转动臂4转动的驱动装置。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在基座1上的线圈架6,所述的线圈架6上设有在通电时能产生磁场的线圈61,所述的线圈61上方或下方设有导磁磁芯3,所述的转轴12上设有由磁芯3磁场力驱动而转动的磁体5,所述的磁体5与转动臂4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6包括有并列设置的两个弯折件62,每个弯折件62上均设置有一个线圈61。实现双线圈运作,两组线圈同时工作,产生较传统单线圈结构的双倍功力,即使在更低功耗状态下也可产生足够的驱动力量,满足市场需求,一组弯折件62并列设置在导磁磁芯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4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