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3461.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2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明凯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郭美娟 |
地址: | 5633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罩 罩体 本实用新型 底板 半封闭式罩体 有效防止粉尘 内腔相通 有效处理 滑动 滑动板 吸尘口 背板 块侧 内腔 逸出 粉尘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吸尘罩,包括具有内腔的半封闭式罩体以及所述罩体的内腔相通的吸尘口,其中,所述罩体由顶板、底板、背板以及两块侧板相连形成,其中:所述顶板上还连接一可沿所述顶板滑动的滑动板。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罩,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粉尘从罩体中逸出扩散,实现粉尘的有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抛光机、打磨机的新型吸尘罩结构,属于净化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仅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当其堆积到一定浓度时具有着火或爆炸的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打磨、抛光装置上大都配备有除尘装置,以及时清楚打磨过程中的产生的粉尘。吸尘罩作为一种常见的除尘结构,其被广泛地应用于打磨机、抛光机上。然而,现有的吸尘罩结构,并不能实现对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粉尘的有效收集与清除,处理过程中仍会有部分的粉尘进入到吸尘罩外部的环境中,降低除尘效果并对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的新型吸尘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吸尘罩,包括具有内腔的半封闭式罩体以及所述罩体的内腔相通的吸尘口,其中,所述罩体由顶板、底板、背板以及两块侧板相连形成,其中:所述顶板上还连接一可沿所述顶板滑动的滑动板。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侧。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板的外端部设有一挡条。
优选的是:所述吸尘口内设置有从上至下活动插接在所述吸尘口内的插板。
优选的是:所述吸尘口与所述背板相连,且所述吸尘口相对于所述罩体向下倾斜设 置。
优选的是:所述顶板为弧形板,且所述滑动板具有与所述顶板相适配的外形尺寸。
优选的是:所述吸尘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集灰盒,且所述底板与所述集灰盒的连接处设置有落灰口。
优选的是:所述底板从外至内倾斜设置;或者,所述底板的厚度从外至内依次减小。
优选的是:所述罩体的内腔内设有一与所述背板相连并位于所述落灰口上方的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从外至内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挡板的设置高度相对于背板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罩,通过滑动板的设置,可调节罩体的开口部的开口大小,使之适应于具有不同尺寸的设备/器件的打磨并防止粉尘从内腔中飘出。而通过位于吸尘口内的插接板的设置,则可通过调节吸尘口的内径而达到调节吸尘口以及罩体内的吸风量的目的。此外,通过挡板的设置方便了粉层的收集。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粉尘从罩体中逸出扩散,实现粉尘的有效处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罩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罩,包括具有内腔的半封闭式罩体1,所述罩体1包括顶板11、底板12、背板13以及两块侧板,并且,所述两块侧板位于背板13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顶板11、底板12以及背板13相连形成具有内腔且具有一与所述背板13相对的开口部的半封闭式罩体1。所述吸尘罩还包括与罩体1相连并与罩体1的 内腔相通的吸尘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明凯,未经徐明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3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剂输送管道打磨装置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吸尘装置的镜片磨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