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盘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1304.2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5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缪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制 蝶形 引入 光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盘留装置。
背景技术
引入光缆的盘线圈大多是为了后续的盘存,连接处理考虑,在施工时,有计划性的在合理的位置预留一定长度光缆盘卷留存。但现有设备盘线圈双缆盘留时,会出现光缆互相缠绕和难以实施调度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解决多缆堆积缠绕和难以调度维护等问题的光缆盘线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盘留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解决多缆堆积缠绕和难以调度维护等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盘留装置,包括盒体、盒盖、进缆口、出缆口,所述的盒体为由四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围合构成的矩形盒体,在盒体内部底板上设有盘线圈,所述的盘线圈包括2个,左右对称设置在盒体内部底板上;在盒体内部前侧板上对应两个盘线圈处设有两个停泊结构,两个停泊结构用于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在盘线圈上分别盘留后末端连接器插头的停泊;在盒体内部后侧板对应两个盘线圈处设有两个出缆口,在所述的两个出缆口前方设有两个锯齿形固定结构,两个锯齿形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线缆和防止光缆拉脱;在盒体内部左侧板中间位置右侧附近和右侧板中间位置左侧附近均设有熔接固定结构,所述的熔接固定结构与所述的左侧板之间及与所述的右侧板之间均具有空隙;所述的进缆口包括3个,其中一个设置在前侧板中间位置处,一个设置在左侧板靠近前侧板处,还有一个设置在右侧板靠近后侧板处;所述的盒盖盖合在所述的盒体的上方。
另,所述的两个盘线圈的半径不小于30mm。满足光缆最小曲率半径。
另有,所述的两个盘线圈的上下方均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呈圆形结构且外周环形均设4根凸条。挡板的设置防止光缆在旋转盘线过程中脱离盘线圈。
还,所述的锯齿形固定结构由两块平行板间隔设置中间形成通孔以便光缆通过后再从出缆口出缆,两块平行板内侧面上设有锯齿形结构,两块平行板垂直于底板设置。用于固定光缆和防止光缆拉脱。
还有,所述的熔接固定结构成弧形设置且弯曲方向指向盘线圈。便于后期把预留的光缆熔接引入到用户端。
再,所述的停泊结构呈四方形。加强对连接器插头的保护,起到固定其位置的作用,两个停泊结构的设置分别对应两个连接器插头,整洁易区分,方便后期进行调度。
再有,所述的盒盖的下端设有倒扣结构,盒体四块侧板内壁上设有与盒盖下端倒扣结构相匹配的扣槽。盒盖与盒体以卡扣方式安装,免工具节省安装检修时间。
此外,所述的盒体其四角均呈倒角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盘留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缆盘留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盘线圈且左右对称设置,分别进行盘留解决多线堆积缠绕的问题;采用双熔接固定结构,便于后期把预留的光缆熔接引入到用户端;多进出缆口的设计,可以满足从各个方向进缆的需求;两个出缆口前,设置有锯齿形固定装置,固定光缆和防止光缆拉脱;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盘留装置设有两个停泊位可以加强对连接器插头的保护,起到固定其位置的作用,明显改善了后期不便于调度维护的问题;此光缆盘线圈不仅仅适用于蝶形光缆,对于圆形光缆也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内部结构图;
图4为的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内部结构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底板、16扣槽、2盒盖、21倒扣、3进缆口、4出缆口、5盘线圈、51挡板、52凸条、6锯齿形固定结构、7熔接固定结构、8停泊结构、9连接器插头、10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位用语“左”、 “右”、“上”、“下”、“前”、“后”均以附图3作为参照。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1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