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9703.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唐酿;盛超;龙孟姣;陈晓科;黄辉;陈锐;朱良合;骆潘钿;张健;王红星;刘正富;肖磊石;冯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B17/00 | 分类号: | H0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我国的输电线路在地理上跨度大,分布范围广,并常经过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为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需要有人员周期性的对线路进行巡检。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监测设备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受高压输电线路本身的环境影响以及成本限制,在高压输电线路周围,不可能再与平常电压变换一样采用变压器来进行高压到低压的变换,因此,输电线路上的供电设备市电的应用受到限制,在线监测设备本身的持续可靠供电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妥善的解决。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在能量收集端多是利用太阳能或者风能的形式来收集自然界中的能量,但是该种方式均易受天气等随机因数的影响,在光照或者风力较弱的情况下,收集到的能量有限,输出功率变化较大,因此在负载前端,均需要配置储能电池作为补充电源,以实现对负载的持续供电,但是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维护成本高,在极端天气以及长期阴雨情况下,电能耗尽后天法得到及时的补充,将会影响在线监测装置的正常工作。
因此,为提高目前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可靠性,减少对监测设备供电部分的维护工作量。然而,当前缺乏一种能在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中继式无线电能传输的装置。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能收集高压输电线路上的能量,同时还能将能量传递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复合绝缘子能填补输电线路领域缺少一种能收集并传递高压输电线路上的能量的装置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包括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和复合绝缘子;
所述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置于复合绝缘子伞裙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结构呈多米诺骨牌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置于所述复合绝缘子大伞裙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包括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和复合绝缘子;所述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置于复合绝缘子伞裙内部。本新型复合绝缘子用,通过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括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电容作为谐振器,置于复合绝缘子的伞裙中。新型复合绝缘子安装与输电电路上,通过收集输电线路本身的能量,再以磁场共振的方式由多个线圈对能量进行承接和传递,实现在中距离内将能量由高压端传递到低压端能收集电路上的能量在传递出去。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结构置于复合绝缘子伞裙内部能起到对线圈优良的固定作用,使线圈在长期的生产运行当中,不会产生线圈位置的偏移与交错,因此能有效保证能量的传输效率,该技术是目前该领域的一个技术创新与突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内嵌多米诺线圈的复合绝缘子模具剖面图;
图2示外层裹有树脂材料的线圈截面;
其中,附图标记,固定芯棒的顶端基座1;芯棒2;大伞裙3;小伞裙4;线圈5;模具外壳6;线圈横截面3-1;外层包裹的环氧树脂材料3-2;固定芯棒的底端基座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绝缘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收集、传递输电线路上的能量的装置的技术缺陷。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实施例1包括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和复合绝缘子;所述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包括线圈与电容,所述线圈与所述电容串联谐振器连接;所述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线圈与电容串联谐振器结构置于复合绝缘子伞裙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9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退扭率可调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内部设置加强结构的大直径绝缘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