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8484.9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吉纳尔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K19/30;B62M6/80;B62M6/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 自行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自行车是一种既拥有自行车的轻巧和便捷性,又能够有效弥补自行车上坡、逆风、载物时的负担感的个人交通工具,以“人力+电力”的混合动力驱动方式,完美解决了骑自行车费力的问题,同时也因为人力的组成,它在搭载不大的电池的条件下就可超越一般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续航能力持久。
电动助力自行车装有造价颇高的搭配力矩传感器和高效锂电池,故需要车架结构具备高度的结构稳定性与防震功能,以保证车身零部件和车架本身的使用寿命,而现有技术中电动助力自行车架在兼具稳固结构和防震功能方面存在着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架,结构稳固且具备防震功能,能够呈现实时车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架,包括车把、上前叉、下前叉、主杠、车座、承座管、曲拐轴管和后叉,所述车把包括两侧的把手和中部的车况显示装置,所述上前叉呈Y字形且连接车把的中部,所述下前叉的底部设有用于实时测速的磁感测速装置,所述车况显示装置连接磁感测速装置且呈现实时车速,所述主杠的下方设有容纳助力电池的电池容置仓,所述主杠的后端设有朝上弯曲的补强管,所述补强管连接车座的下端,所述后叉与主杠间连接有弹簧承重管。
作为优选,所述下前叉的上部设有减震簧。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承重管的底部铰接有挡泥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 设置以前轮为运动参考的磁感测速装置,将车速实时呈现在车况显示装置上,使用户能够了解当下车速,直观准确,便于加大运动量,同时,避免行驶过快带来的危险;
2. 车座的支撑结构由主杠的后部、补强管和承座管构成,且三者呈三角形,承重能力极强,而呈Y形的上前叉和弹簧减震管保证了架体前后的结构稳定,此外,本车架的电池容置仓位于主杠之下,助动电池位置较低,故整架重心低,结构稳固;
3.设置前后两个弹性减震装置:减震簧和弹簧承重管,在保证车架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了架体的减震性能,给用户更加舒适安全的骑行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把;11、把手;12、车况显示装置;2、上前叉;3、下前叉;31、磁感测速装置;32、减震簧;4、主杠;41、电池容置仓;42、补强管;5、车座;6、承座管;7、曲拐轴管;71、撑脚;8、后叉;81、弹簧承重管;82、挡泥板;83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适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把1、上前叉2、下前叉3、主杠4、车座5、承座管6、曲拐轴管7和后叉8,车把1包括两侧的把手11和中部的车况显示装置12,上前叉2呈Y字形且连接车把1的中部,下前叉3的底部设有用于实时测速的磁感测速装置31,车况显示装置12连接磁感测速装置31且呈现实时车速,主杠4的下方设有容纳助力电池的电池容置仓41,主杠4的后端设有朝上弯曲的补强管42,补强管42连接车座5的下端,后叉8与主杠4间连接有弹簧承重管81,下前叉3的上部设有减震簧32,弹簧承重管81的底部铰接有挡泥板82。此外,主杠4的后端连接有用于提醒后车的警示灯83,曲拐轴管7的后方设有维持静止车体平衡的撑脚71。
本实施例中,主杠4、补强管42、上前叉2、下前叉3、承座管6与后叉8均由特种铬钼钢制成,强度大,保证了钢架结构的稳定。且铬钼钢弹性良好,与车架上的各弹簧减震装置相适配,保证了其防震性能。为了防止架体生锈、延长使用寿命,生产中应进行防锈处理,如镀保护层、上漆等。
本实施例的车况显示装置12和磁感测速装置31均由电池容置仓41中的助力电池供能,磁感测速装置31安置在下前叉3下端,以前轮为滚动参照测速,车况显示装置12不仅呈现车身的实时速度,而且显示助力电池的电量剩余与装有该车架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当前不同的工作模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吉纳尔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吉纳尔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8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安全电动滑板接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