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8376.1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4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新生 |
主分类号: | A01K5/00 | 分类号: | A01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24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野猪 养殖 喂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猪喂食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家猪的营养结构和肉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对健康消费的需要。而野猪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为众人所知,人人爱吃。近几年生猪市场疲软,销售价格持续下跌,致使许多养猪场倒闭,生猪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微利时代”,特种野猪的出现对我国生猪养殖业是一个福音,取代家猪将成为趋势,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
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山猪为你本以瘦肉型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选育,驯化的一种野猪,称特种野猪。这种特种野猪,既保持了野山猪瘦肉率高,肉质鲜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优势,又保持了瘦肉型猪瘦肉率高,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高,繁殖力强,性情温驯,好饲养的特点,并克服了野山猪的体形小、生长慢、季节性繁殖、产仔少的缺陷。同时保持了野猪瘦肉的高产出率且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不易得病,成活率高达98%以上,繁殖力强。其肉食用价值高,肉质鲜嫩,野味浓郁,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是人类追求的绿色保健食品。野猪的养殖业逐渐得到发展,其传统的野猪养殖,是将野猪进行圈养,然后将饲料添加入食槽内进行喂养,其容易造成野猪肥胖,增加了其肉质的脂肪,降低了野猪人工饲养的肉质质量,无法保持瘦肉型猪瘦肉率高的问题,特别是对育种的公野猪,其没有运动量,不利于野猪的精子活 动,不利于育种,降低了配种效率,无法增加野猪的运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解决了人工养猪野猪,其采用传统的圈养式饲料喂食,容易造成饲养野猪运动量减少,降低了野猪肉质质量,尤其不利于培养野公猪精子活动,降低配种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包括饲料箱1、底座2、转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箱1通过转轴7设置于所述的底座2上;所述的饲料箱1,其上部分别设置入料口5、电机Ⅰ3、减速器Ⅰ4,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排料口6,所述的电机Ⅰ3的主轴与所述的减速器Ⅰ4的输入轴连接,电控箱Ⅰ9配合设置于所述的饲料箱1上,所述的饲料箱1内分别设置搅拌机构、料口关闭机构,且所述的料口关闭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的排料口6的上部;所述的底座2上配合设置控制面板Ⅱ8,所述的底座2的内部分别设置电控箱Ⅱ11、减速器Ⅱ12、电机Ⅱ13,其中所述的电机Ⅱ13的主轴与所述的减速器Ⅱ12的输入轴连接。
其中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18和搅拌叶19,所述的搅拌轴18的一端设置搅拌叶19,另一端贯穿所述的饲料箱1与所述的减速器Ⅰ4的输出轴连接;有利于对饲料箱1内的饲料进行搅拌,使得饲料搅拌均匀。
其中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所述的料口关闭机构包括滑轨14、挡板15、电控箱Ⅲ16、铁块17,其中所述的滑轨14的一端设置电控箱Ⅲ16,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的挡板15的一端上,所述的铁块17设置于所述的滑轨14内,且与所述的电控箱Ⅲ16连接;有利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Ⅰ10,使得电控箱Ⅲ16向铁 块17通电,通过电生磁的原理,使得铁块17产生磁力,从而吸引挡板15,挡板15通过磁力吸引而滑入滑轨1内,并与铁块17闭合,从而使得挡在排料口6的挡板15移开,使得排料口6打开,排出饲料,有利于对排料口6进行封闭和开启,有利于搅拌机构在搅拌饲料时,对排料口6进行封闭,避免饲料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排料口6掉出饲料箱1内,有利于在喂食时将排料口6开启,利于饲料通过排料口6排除。
其中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所述的转轴7的一端与所述的饲料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的底座2内于所述的减速器Ⅱ12的输出端连接,有利于底座2内减速器Ⅱ12、电机Ⅱ13启动,并带动转轴7转动,并通过转轴7的转动,而使得饲料箱1转动。
其中一种新型野猪养殖喂料装置,所述的电控箱Ⅰ9上设置控制面板Ⅰ10,有利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Ⅰ10对电控箱Ⅰ9和电控箱Ⅲ16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新生,未经郭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8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组装的玻璃片循环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