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7233.9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8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陆;叶桦;邹良龙;王迟龙;赵莉;王军;刘庆永;蒋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18;H01B7/28;H01B7/17;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救生 系统 特种 信号 传输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航空器飞行中发生紧急情况时,乘员用以离开航空器并安全救生的保障系统。又称逃生系统或应急离机设备。一般包括降落伞、弹射座椅、密闭救生装置和牵引救生装置。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航空救生系统中信号传输线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满足工作时的信号正常传输,还要根据舱内的空间大小对电缆结构进行设计。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耐化学腐蚀、阻燃性高、屏蔽效果好的航空救生系统用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敷设安装方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耐化学腐蚀、阻燃性高、屏蔽效果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银铜合金导体,每根银铜合金导体外依次包覆半导电塑料层、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围绕在光缆缆芯外周挤塑成型于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内衬层中构成复合缆芯,所述的多根绝缘线芯其中一部分绝缘线芯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还包覆内屏蔽层构成绝缘屏蔽线芯,绝缘屏蔽线芯与绝缘线芯间隔设置;
所述的光缆缆芯包括多根多模光纤,多根多模光纤按照一列间隔设置在绝缘弹性橡胶套管内,一列多模光纤两侧还设置有非金属加强件,多模光纤和非金属加强件外周、弹性橡套管内侧还依次设有聚酯橡胶保护层、铜丝编织屏蔽层,聚酯橡胶保护层内还填充有阻水油膏;
所述的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内衬层外依次包覆有外屏蔽层、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外护套层。
所述的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铜合金导体包括18根直径为0.12mm的银铜合金线、6根直径为0.1mm的芳纶丝,其中银铜合金线以芳纶丝为中心绞合成束。
所述的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屏蔽层、外屏蔽层采用镀银软铜线与芳纶丝等股利用编织机编织构成。
所述的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加强件采用两股芳纶丝对绞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同时具有光电信号传输功能,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耐化学腐蚀、阻燃、屏蔽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航空救生系统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航空用救生系统特种信号传输线缆,包括多根银铜合金导体1,每根银铜合金导体1外依次包覆半导电塑料层2、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围绕在光缆缆芯外周挤塑成型于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内衬层4中构成复合缆芯,多根绝缘线芯其中一部分绝缘线芯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外还包覆内屏蔽层5构成绝缘屏蔽线芯,绝缘屏蔽线芯与绝缘线芯间隔设置;
光缆缆芯包括多根多模光纤6,多根多模光纤6按照一列间隔设置在绝缘弹性橡胶套管7内,一列多模光纤两侧还设置有非金属加强件8,多模光纤6和非金属加强件8外周、弹性橡套管7内侧还依次设有聚酯橡胶保护层9、铜丝编织屏蔽层10,聚酯橡胶保护层9内还填充有阻水油膏11;
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内衬层4外依次包覆有外屏蔽层12、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外护套层13。
银铜合金导体1包括18根直径为0.12mm的银铜合金线、6根直径为0.1mm的芳纶丝,其中银铜合金线以芳纶丝为中心绞合成束。
内屏蔽层5、外屏蔽层12采用镀银软铜线与芳纶丝等股利用编织机编织构成。
非金属加强件8采用两股芳纶丝对绞构成,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7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