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享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5011.3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鲁显刚;王丹;冷斌;陈辉;鲁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冰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享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共享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的出现,其可拓展性使得这些电子产品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是可以持续使用的一种耐用消费品,在这些电子产品功能扩充的同时,由于电子产品用户对产品外观、体积的挑剔,产品逐渐向便携式、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的集成程度更高,体积更小。迎合这一趋势,在减小体积,提升性能的同时,电子产品的电池目前难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以目前的技术,电池体积明显跟不上电子产品的步伐,以手机为例,电池所占手机空间的比例约30%-60%之间,而电池的容量严重滞后,通常手机连续使用4-8小时即会消耗完电池所存储的电量。所以需要持续供电,才能满足用户对电子产品续航的需要。以手机为例,手机续航的解决办法是携带移动电源,配合大容量移动电源可以满足用户的续航需求。现有情况是,移动电源并不是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标配,需要产品用户另行购买解决,而并不能保证用户是时时刻刻都携带比手机体积还大,重量更重的移动电源。因此,如何在公共场合提供一些能给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的移动电源是目前的解决手段。
目前,在公共场合提供免费充电的途径有:一是提供免费的充电端口,这种模式并不能大规模普及。二是租借移动电源,但需要用户自行购买充电线,这种模式的缺陷是,租借移动电源的电量需要花费人力去维护租借设备和出借的移动电源,其二,需要另外购买能匹配电子产品的数据线,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同时造成物料浪费。还有一种的投币式的充电装置,通过投入硬币或纸币来付费充电,但这类装置的缺陷是存在支付不便的问题,首先,用户不一定携带了合适的钱币,比如硬币,在类似男士折叠钱包中携带不方便,一般很少携带,另外对纸币的识别,日常使用中仅识别比较新的纸币,旧币或者纸币折角就难以识别,造成使用不方便,如遇到未带零钱的情况,非常尴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公共充电模式的不容易推广的不足,同时克服现有模式的维护成本高的缺陷,支付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共享电源装置,包括适配器和与适配器连接的充电装置,其中,适配器用于与市电连接,用于将市电的220V电压转换成5V、2A的可充电电压,所述适配器包括与电源插座连接的插头、电流转换器以及与供电装置通电连接的电源线,所述充电装置用于计费和管理充电,包括由面壳和底壳组成的外壳,外壳内设置的PCB板和输出端,所述面壳上有充电面板,充电面板包括按键区、显示二维码的扫码区和用于指示的LED灯,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控制各模块的MCU芯片,输出端与MCU芯片电路连接。
所述MCU芯片用于接收收费信息并控制输出端供电,还用于验证充电面板上输入的密码。
所述MCU芯片还用于控制LED灯的显示。
进一步,所述充电面板的扫码区包括用于扫码付费的二维码。
如上的扫码区至少包括微信的支付二维码和支付宝支付的二维码。
进一步,充电面板上还包括用于输入密码的按键,所述按键至少包括多个数字键和用于修正输入错误的清除键。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与MCU连接并用于指示密码是否正确的LED灯,所述LED指示灯还用于指示充电电量。
进一步,所述指示灯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显示的LED灯珠。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提示充电的状态的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MCU芯片电路连接,用于电量充满时的警报。
所述输出端包括多种接口的连接器插头。
进一步,输出端还包括USB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解决现有公共充电模式的难推广、维护成本高缺陷,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公共充电商业化的付费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共享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共享电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充电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冰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冰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5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