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捡拾收集一体手推式核桃捡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3500.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3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刚;隋昱良;向微微;于承宣;尹科松;王妍妍;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51/00 | 分类号: | A01D51/00;A01D89/00;B07B15/00;B07B13/11;B07B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捡拾 收集 一体 手推式 核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捡拾收集一体手推式核桃捡拾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核桃作为是四大干果之一,其营养保健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扩大,核桃消费量在逐年上升。现在,中国的核桃品种已经达到60多个,种植范围很广。从国内市场看,目前核桃总产超过2.5亿公斤,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核桃需求量在逐年提高。在成本和需求的驱动下,核桃捡拾成为一个难题。在我国核桃捡拾主要依靠人工蹲地捡拾,目前市场上依然没有机械化核桃捡拾设备出现。而人工捡拾工作周期长,劳动量需求大。国内现有的其他农作物捡拾机也没有成型的系统,自动化水平不高,不能够一次性完成捡拾装袋一体化。国外核桃捡拾机设计仅针对大面积种植区域,机器体型庞大,结构复杂,需要与大型机器联合使用,不能解决我国核桃园的要求。上述核桃捡拾机在一体化、自动化、高质量和结构简便方面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核桃捡拾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核桃捡拾机,采用三轮行走装置,可捡拾任何方位核桃,极大提高了捡拾效率。利用捡拾装置、绞龙和传送带实现核桃捡拾、除杂、装袋一体化,该产品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成本低,运动灵活,维修方便,可达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集捡拾收集一体手推式核桃捡拾机,由前机架、后机架、拍打式捡拾系统,双向对中回转式绞龙传输系统、除杂系统、带传动运输系统、收集系统和行走系统组成;
所述的拍打式捡拾系统位于整个核桃捡拾机最前方,处于前机架弧形刮板的前侧,通过滚动轴承和前机架相连;
所述的双向对中回转式绞龙传输系统位于拍打式捡拾装置的后方,处于前机架弧形刮板的后侧,由滚动轴承和前机架相连;在双向对中回转式绞龙传输系统的后侧有传输核桃的开口;
所述的除杂系统包括可震动铁栅网,所述的可震动网栅位于绞龙后壳体后下方,并与壳体最下方焊在一起,避免核桃落回地面;
所述的带传动运输系统,底部和除杂系统相连,用于将除杂后的核桃运输到收集系统;
所述的收集系统位于带传动运输系统的后部,
所述的行走系统驱动装置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拍打式捡拾系统包括捡拾辊轴、捡拾辊、聚氨酯拍打叶片、固定铁片、螺钉组成,所述的聚氨酯拍打叶片位于固定铁片下方,且氨酯拍打叶片和固定铁片均通过螺钉紧固于捡拾辊上,所述的捡拾辊由捡拾辊轴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氨酯拍打叶片包括多组,每组包括多个沿捡拾辊轴中心线方向排列在一起的聚氨酯拍打叶片;多组聚氨酯拍打叶片沿捡拾辊轴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双向对中回转式绞龙传输系统由绞龙转动轴、双向绞龙传输叶片、辅助传送拨片、传动链轮、半弧形后置壳体以及两侧扇形挡片组成;所述的双向绞龙传输叶片位于绞龙转动轴的两端上;所述辅助传送拨片位于绞龙转动轴的正中间,半弧形后置壳体与双向绞龙传输叶片留有适当距离;在所述的半弧形后置壳体中部后侧有传输核桃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绞龙转动轴在安装装有双向绞龙传输叶片和辅助传送拨片处为空心轴,外伸部分为实心轴;在所述的实心轴上设有键槽,所述的键槽与链轮相连,所述的链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其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震动铁栅网通过两个弹簧固定于后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传动运输系统由传送带、刮板、上下两根平行传动轴、矩形槽挡板组成;所述的上下两根平行传动轴通过传送带相连,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运动;在所述的传送带间隔的设置有与传动轴轴线平行的刮板;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末端设有矩形槽挡板,矩形槽挡板两侧由铆钉铆接固定在后机架内侧;,矩形槽挡板底部的上侧部分有可活动式卸核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上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棘轮,所述的棘轮与所述的棘爪配合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系统由可调节式扶手,两个定向轮,一个万向轮组成,所述的可调节式扶手由伸缩杆以及固定卡口组成,扶手两侧铰接在矩形槽挡板的上方;所述的定向轮位于传送带底部两侧,所述的万向轮位于收集系统底部,实现灵活转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集系统由立体式敞口收集箱、套袋卡盘、底部支座组成;立体式敞口收集箱为顶面及正面开口装置,套袋卡盘由螺栓固定在收集箱上侧边缘;底部支座位于后万向轮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3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胶辊式油茶果联合采收机
- 下一篇:一种园林除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