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1462.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汪述文;汤志伟;谢明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重 钢筋 保护层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梁保护层保证措施,因材料不同分为塑料保护层垫块和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等。其基本是在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梁底筋处按规范要求设置垫块,但由于本工程局部存在超重梁,造成整个施工过程中在梁钢筋绑扎完成后落到梁底板上时,保护层垫块大部分被压断、压碎。造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露筋现象,而且造成梁底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对于施工质量存在重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通过现场自制的钢筋支架分解梁钢筋自重,起到保护梁钢筋保护层的作用,杜绝露筋、保护层不够等现象,防止后期因露筋、保护层不够而造成的经济、工期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包括上下设置的几字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凸部套设于第一框架的凹部内;所述第二框架的凸部的两端通过两钢杆与第一框架的凹部的两端固定连接;两钢杆的中部通过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二框架两端分别通过缓冲件与第一框架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两端的下端面分别开有开口向下的半球型的空腔,上端面分别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空腔连通;一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下端沿圆周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套设于一空心拉杆内;所述凸环的直径大于空心拉杆上端的口径;所述空心拉杆的下端与一圆形吸盘的圆心连接;所述圆形吸盘的圆周通过一环形的密封件与第二框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通过现场自制的钢筋支架分解梁钢筋自重,起到保护梁钢筋保护层的作用,杜绝露筋、保护层不够等现象,防止后期因露筋、保护层不够而造成的经济、工期损失。
2、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通过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设置成几字型,使横梁的钢筋支架达到更好的承重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通过设置几字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保证了梁底筋保护层符合相关质量规范要求。
4、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通过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钢杆和缓冲件,有效的对梁钢筋的重力进行缓冲,提高了钢筋支架的稳固性。
5、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通过设置圆形吸盘,使钢筋支架方便安装,同时防止钢筋支架在横梁上左右移动,导致支撑不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21-空腔、22-螺纹孔、23-螺栓、24-空心拉杆、25-圆形吸盘、26-密封件、27-凸环、3-钢杆、31-转轴、4-梁钢筋、5-缓冲件、6-横梁、7-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超重梁钢筋保护层钢筋支架, 包括上下设置的几字型的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所述第二框架2的凸部套设于第一框架1的凹部内;所述第二框架2的凸部的两端通过两钢杆3与第一框架1的凹部的两端固定连接;两钢杆3的中部通过一转轴31铰接;所述第二框架2两端分别通过缓冲件5与第一框架1两端连接,使梁钢筋4对钢筋支架的压力得到缓冲;所述第二框架2两端的下端面分别开有开口向下的半球型的空腔21,上端面分别开有螺纹孔22,所述螺纹孔22与空腔21连通,一螺栓23与螺纹孔22螺纹连接,所述螺栓23下端沿圆周设置有凸环27,所述凸环27套设于一空心拉杆24内,所述凸环27的直径大于空心拉杆24上端的口径,所述空心拉杆24的下端与一圆形吸盘25的圆心连接,所述圆形吸盘25的圆周通过一环形的密封件26与第二框架2连接,工作时,将螺栓23向上旋起,螺栓23将空心拉杆24拉起,进而将圆形吸盘25提起,进而使圆形吸盘25与模板之间产生负压,使钢筋支架固定在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1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增强型轻质墙板
- 下一篇:一种PVC屋面瓦及屋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