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堵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0920.8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刘明月;张祯;彭秀竹;王晓梅;毕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体 本实用新型 支撑环 导向杆 排水孔 锁止球 排水 给排水工程 堵塞装置 锁止组件 上端 竖直孔 弹簧 防堵 圆锥面结构 排水管 弹簧顶端 快速去除 一体连接 一体设置 防堵塞 锁止槽 倒立 磕碰 振荡 上凸 适配 下锥 集聚 铺设 配合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堵塞装置,防堵架采用锁止组件安装在建筑体排水孔上端,防堵架包括一体设置的排水架和支撑环,支撑环为与建筑体排水孔相适配的圆锥面结构,锁止组件包括锁止球、弹簧和导向杆,建筑体上设有竖直孔,竖直孔设有弹簧,弹簧顶端套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一体连接设有锁止球,支撑环的下锥面上设置有与锁止球配合的锁止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体的支撑环和排水架,将排水架设置为上凸面的结构,当排水架上的污物集聚时,只需提出在地面上倒立后磕碰振荡下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直接应用在建筑体上,排水管只需铺设在建筑体排水孔上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去除污物的同时,提高防堵塞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堵塞装置,属于建筑给排水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建筑节能要求的提升以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排水系统是一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之一。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空调水、生活排污等系统管道。而建筑物排水设施的堵塞问题一直是十分关键且重视程度较高的问题之一,建筑物一旦发生堵塞现象,很容易出现反水或排水缓慢而导致水浸和漏水的事件,轻则短时影响到人们的居家生活或工作,重则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命安全。
由于目前建筑物的排水主管一般采用统一管道,一旦某一楼层出现堵塞,那么可能会影响整个楼层的排水情况,导致反水现象。而排水堵塞的现象一般是由于不易溶解的大的排污物混集管道后逐步集聚或者膨胀造成的,杜绝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防止堵塞物进入管道,目前一般采用常规地漏的方式,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堵塞的现象,但是,由于目前的地漏清洁比较麻烦,排水效果也不佳,很容易使得人们在真正排水时将地漏舍弃,而且,地漏也仅仅设置在表层的防臭区域,因此,需要对建筑排水设备进行改进,尤其是从建筑体的角度如何改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堵塞装置,目的是防止建筑排水时的堵塞现象,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堵塞装置,其包括防堵架和锁止组件,其中,所述防堵架采用所述锁止组件安装在建筑体排水孔的上端,所述的防堵架包括一体设置的排水架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为与建筑体排水孔相适配的圆锥面结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球、弹簧和导向杆,所述建筑体上设置有竖直孔,竖直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套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一体连接设置有锁止球,所述的支撑环的下锥面上设置有与锁止球配合的锁止槽。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架的上端面为外凸的弧形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水架上的排水孔为中间大外侧小的排水孔。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建筑体排水孔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端面,所述的排水架的下端面设置在支撑端面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环的下端面与建筑体排水孔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体的支撑环和排水架,且将排水架设置为上凸面的结构,当排水架上的污物集聚时,只需提出在地面上倒立后磕碰振荡下即可,而通过锁止球进行锁止定位,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直接应用在建筑体上,且位于地漏的上方,排水管只需铺设在建筑体排水孔上即可,在清除集聚污物时,可以快速的拆卸去除而不必拿下地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去除污物的同时,提高防堵塞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堵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堵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建筑体,2、排水架,3、支撑环,4、锁止球,5、弹簧,6、导向杆,7、排水孔,8、防水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未经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0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