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神经剥离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0546.1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刀杆 螺帽 中心孔 长槽 后纵韧带 水平挂钩 上端 剥离子 神经 刀刃 按压 伸出 本实用新型 韧带 弹簧作用 顶端设置 手术步骤 水平刀刃 套管顶端 一步完成 减压 侧壁 弹簧 下段 下压 有压 切除 器械 损伤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神经剥离子。它包括具有中心孔的套管以及设置在套管底端的水平挂钩,套管下段侧壁上开设有与中心孔相通的长槽,套管的中心孔内插入有操作刀杆,操作刀杆的底部具有从长槽内伸出的水平刀刃,操作刀杆的上端伸出套管外并在顶端设置有螺帽,操作刀杆上还套有压在螺帽和套管顶端之间的弹簧,操作刀杆能够在弹簧作用下使刀刃在长槽内往复移动。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当使用时,水平挂钩将后纵韧带分离、挑起,按压上端螺帽,即可将刀刃下压,切断后纵韧带,其操作简单方便,中间操作不需要更换器械,简化了手术步骤,使后纵韧带的分离与切除减压一步完成,避免了损伤神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神经剥离子。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医生通常采用神经剥离子将后纵韧带与硬膜囊进行分离,分离充分后再采用枪式咬骨钳将后纵韧带切除,从而显露硬膜囊,充分减压,现有的神经剥离子存在以下不足:1、操作时需更换器械;2、手术操作时空间小,在创面渗血的情况下,再采用枪式咬骨钳易损伤神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能避免损伤神经的多功能神经剥离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神经剥离子,包括具有中心孔的套管以及设置在套管底端的水平挂钩,套管下段侧壁上开设有与中心孔相通的长槽,套管的中心孔内插入有操作刀杆,操作刀杆的底部具有从长槽内伸出的水平刀刃,操作刀杆的上端伸出套管外并在顶端设置有螺帽,操作刀杆上还套有压在螺帽和套管顶端之间的弹簧,操作刀杆能够在弹簧作用下使刀刃在长槽内往复移动。
所述套管由位于上半段的大直径段和位于下半段的小直径段构成。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设置的具有中心孔套管、具有刀刃的操作刀杆以及压在螺帽和套管顶端之间的弹簧,由此使刀刃伸出与中心孔相通的长槽并在弹簧力作用下使操作刀杆带动刀刃在长槽内往复移动,当使用时,水平挂钩将后纵韧带分离、挑起,按压上端螺帽,即可将刀刃下压,切断后纵韧带,其操作简单方便,中间操作不需要更换器械,简化了手术步骤,使后纵韧带的分离与切除减压一步完成,避免了损伤神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神经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神经剥离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神经剥离子,包括具有中心孔1的套管2以及设置在套管底端的水平挂钩3,套管2由位于上半段的大直径段和位于下半段的小直径段构成,套管2下段侧壁上开设有与中心孔相通的长槽4,长槽的长度根据需要设置,套管2的中心孔内插入有操作刀杆5,操作刀杆5的底部具有从长槽内伸出的水平刀刃6,操作刀杆5的上端伸出套管2外并在顶端设置有螺帽7,操作刀杆5上还套有压在螺帽和套管顶端之间的弹簧8,正常状态,弹簧8能够使操作刀杆处于压紧状态,当需要对纵韧带进行切断时,按压顶部的螺帽7使操作刀杆5克服弹簧力带动刀刃沿着长槽往下移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李大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0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