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传感器的接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60467.0 | 申请日: | 2017-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兴达明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感器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感器的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感器技术领域中,就压力传感器结构而言,其工作原因主要是,在传感器受力时,其内部的石英晶片产生信号,信号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到信号采集设备上,在实际使用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结构的传感器依然还存在有不足,居然如下述:
在信号传输线路中,主要是包括与石英晶片连接的晶片连接线路和与信号采集设备连接的设备线路,目前,上述两段线路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采用焊接的方式来实现,即,直接将设备线路的芯线焊接在晶片连接线路的芯线上,采用这样的方式,由于锡焊本身抗拉强度不高,以及低温脆性等不足,使得晶片连接线路与设备线路之间的连接并不可靠,常常因外力或者外部环境变化而降低二者连接的紧密性,使信号的传输容易产生错误和干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传感器结构中,存在晶片连接线路与设备线路之间连接不可靠,进而导致信号传输容易产生错误和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传感器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传感器的接线装置,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采用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制得,所述弹性部件与传感器的晶片连接线路导电连接,所述接线装置与设备线路的接头连接时,所述弹性部件呈挤压状态,并与所述接头的芯线导电连接。
本申请的用于传感器的接线装置,在与设备线路的接头连接后,传感器中晶片产生的信号由晶片连接线路、接线装置、接头盒设备线路传输到信号收集装置,或者信号处理装置,或者他接收信号的设备上,由于本申请接线装置中是采用弹性部件作为导电连接,采用这种弹性挤压贴合的方式实现信号的传输,在预压力作用下,较传统锡焊接通方式而言,直接避免了因锡焊质量缺陷而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同时,由于弹性部件存在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拉扯时,较传统锡焊结构而言,依然能够具有更高的连接可靠性,如此,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导电弹簧。导电弹簧为环状结构,在与接头的芯线接触时,能够方便的与每一根芯线连接连接,如此,进一步的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第二接线板,所述接头包括与设备线路连接的第一接线板,所述设备线路的芯线穿过所述第一接线板,并沿所述第一接线板的端面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二接线板与所述接头的第一接线板相对设置,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接线板与第一接线板相对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二接线板,首先是方便弹性部件的安装,同时,在安装时,也方便弹性部件在第一接线板与第二接线板之间挤压变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接线板为PCB板,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晶片连接线路通过所述第二接线板导电连接。当第二接线板为PCB板时,晶片连接线路的芯线可以与PCB板上的导电线路连接,而弹性部件直接压在PCB板的导电线路上,如此,进一步的方便了线芯之间的连接安装,还可以减小连接处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导电弹簧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圆台状。采用这种锥台状的弹簧结构,在发生挤压时,弹簧的各圈在径向上成圈分布,进一步方便与接头芯线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通过锡焊与所述第二接线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晶片连接线路为导电镍带。
优选的,所述设备线路的芯线为至少两根,并呈放射状设置。
将设备线路的芯线设置为至少两根,并呈放射状设置,进一步方便晶片连接线路与设备线路芯线之间的连接,在通过挤压方式实现导电连接时,连接更加可靠。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第一接线板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固定,进一步的提高了芯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板为PCB板,所述芯线的连接部通过锡焊与所述第一接线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的接线装置,在与设备线路的接头连接后,传感器中晶片产生的信号由晶片连接线路、接线装置、接头盒设备线路传输到信号收集装置,或者信号处理装置,或者他接收信号的设备上,由于本申请接线装置中是采用弹性部件作为导电连接,采用这种弹性挤压贴合的方式实现信号的传输,在预压力作用下,较传统锡焊接通方式而言,直接避免了因锡焊质量缺陷而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同时,由于弹性部件存在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拉扯时,较传统锡焊结构而言,依然能够具有更高的连接可靠性,如此,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设备线路及其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兴达明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兴达明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0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环及具有该滑环的机载动中通系统
- 下一篇: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