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9590.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莉 |
主分类号: | A61M5/38 | 分类号: | A61M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气泡装置 输液器 第二过滤器 惰性气体 上表面 滴斗 外壁 底座 微型电机输出轴 微型电机带动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下表面 中心位置处 转子 滴斗内腔 排气效果 排气作用 偏心位置 气泡上浮 外壁侧面 微型电机 药液混合 治疗效果 转子转动 出液管 进液管 排气管 位置处 下表面 除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偏心位置处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表面设有出液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外壁,所述外壁内设有滴斗,所述滴斗内腔底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设有转子,所述滴斗的上表面设有进液管,所述外壁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排气管,该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结构合理,除气效果较好,通过充入惰性气体带动药液里的气泡上浮,达到排气作用,微型电机带动转子转动,使惰性气体均匀的打入药液内,排气效果更好,并且可以使药液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治疗效果,适宜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气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安全是输液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当普通输液器中药液开始进入滴斗时、换药水时或者输液结束时若不及时拔出输液针或及时进行换瓶操作,就药水内就会混有空气,空气在输液管中就会形成气泡,而一旦气泡进入患者体内,就会造成静脉回血,甚至酿成严重医疗事故。所以医护人员在输液刚开始时,必须将输液导管内的气泡完全排出后在输液,输液过程中还需医护人员用手指弹捏气泡,操作方法较为繁琐,同时还需要医护人员反复跑动观察,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如申请公布号CN 206026804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包括上导管、下导管以及上导管和下导管之间的滴斗,滴斗外壁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末端与滴斗的连接处设有过滤膜,滴斗内上方设有隔流板,滴斗内隔流板下方安装槽内设有阻气滤膜,阻气滤膜下方连接有导流芯,导流芯上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流槽。但是该装置结构过于简单,除气效果不是很好,不适宜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结构合理,除气效果较好,通过充入惰性气体带动药液里的气泡上浮,达到排气作用,微型电机带动转子转动,使惰性气体均匀的打入药液内,排气效果更好,并且可以使药液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治疗效果,适宜于推广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偏心位置处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表面设有出液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外壁,所述外壁内设有滴斗,所述滴斗内腔底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设有转子,所述滴斗的上表面设有进液管,所述外壁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外壁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气箱,所述气箱的后侧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侧面设有电磁阀,所述气箱的上表面设有微型压力泵,气箱的左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气箱前侧面设有充电孔和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型压力泵、电磁阀、蓄电池和微型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器内设有阻气滤膜,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设有过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子的顶端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至少设有四个,所述外壁为透明塑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箱的内腔设有密封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膜的直径小于微米,所述阻气滤膜的直径小于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输液器具用自动除气泡装置,结构合理,除气效果较好,通过充入惰性气体带动药液里的气泡上浮,达到排气作用,微型电机带动转子转动,使惰性气体均匀的打入药液内,排气效果更好,并且可以使药液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治疗效果,适宜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莉,未经张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9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