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管塔相贯结构拼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8308.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锐;张兴生;蓝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恒铁塔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409 | 代理人: | 贾凌志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红***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管塔相贯 结构 拼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管塔加工工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管塔相贯结构拼装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塔材的钢管类产品中全管塔塔身以及钢管组合塔中的腿段部分,均是副材管的连接结构,该结构中,比较复杂耗工时较长的就是管管相贯的形式。目前,行业内对该类结构的主要加工方法是:需要技术部提供该结构处的1:1样板,车间拼装工人根据样板在拼装的钢板平台上打样点、划线、做模,然后在此工模上进行拼装作业。
此种作业方法是加工该种结构的一种“土办法”,一直以来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第一,不同的塔型,该处的结构均不同,不同结构就会出现管管不同的相贯夹角、不同的相贯长度和不同的主管长度。因此,每次拼装相贯结构时,工模不能通用,必须多花费制作工模的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第二,工模不能通用,要按需及不同结构加工时,就需要打印一次性用的胶纸样板,增加成本的浪费;第三,由于目前采取的办法为纯手工加工,靠人工对产品的精度进行控制,在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加工方法中存在工序多、效率低、浪费成本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工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输电管塔相贯结构的拼装装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输电管塔相贯结构拼装装置,包括:轨道和活动设于轨道上的主管固定单元和贯管固定单元,所述的贯管固定单元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贯管且使贯管围绕贯管和主管的交叉点旋转调整主管和贯管夹角大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主管固定单元包括主管固定底座和设于主管固定底座上的升降支撑架,所述的升降支撑架上装有主管夹具和主管挡板,所述升降支撑架通过升降支撑架控制手轮控制升降。
优选的,所述的主管固定单元包括第一主管固定单元和第二主管固定单元,所述的第一主管固定单元和第二主管固定单元分别设于贯管固定单元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贯管固定单元包括贯管固定底座,所述的贯管固定底座上设有角度表盘和垂直于角度表的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上装有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上固定有平行于角度表盘的滑轨以及长度标尺,所述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的紧固件上设有平行于滑轨的正反牙传动丝杆,所述的正反牙传动丝杆左端固定第一滑块,正反牙传动丝杆的右端穿过第二滑块且通过丝杆手柄固定调整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均设有贯管支架及贯管挡板。
优选的,所述的主管固定单元和贯管固定单元上均设有滑轮。
本实用新型节省了相关工序,并且在相同工序上,花费时间更少,不需要重复制模,在拼装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传统方法需要用砂轮打磨机对工作台进行打磨,保证局部的平整,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该步骤,本实用新型节省人力物力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贯管固定单元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贯管固定单元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相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恒铁塔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恒铁塔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8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继电反馈的组合积分系统辨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定水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