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7287.7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2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邓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10/65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651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能够大幅消除甚至零排放汽车尾气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然而,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电池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与电池系统的温度差异以及温度升高幅度有着密切关系。电池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该热量不能够及时被排出,将使电池模组内的温度不断上升,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以克服以上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和一对液冷管道;所述电池模组由若干组并联的单体电池通过若干汇流板串联形成;所述电池模组散热结构还包括若干导热板,每个导热板围绕一组并联的单体电池并与对应的单体电池接触;每个汇流板的边缘开设有若干贯穿的安装孔;每个液冷管道包括若干直管道和若干管道接头;每根直管道依次穿过若干汇流板上对应的安装孔并与所述导热板接触,相邻的两根直管道通过一个管道接头连接;每个液冷管道内注有冷却液。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呈长方体状且包括一对相背的端面,所述汇流板为长方形板状,若干汇流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端面平行;若干安装孔对称开设在所述汇流板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一对相背的侧面,一对所述液冷管道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池模组的一对侧面上,每个液冷管道的若干直管道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且每根直管道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个端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导热板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电池模组的其中一个端面至另一个端面方向延伸的凹槽;每个凹槽设于所述导热板上与所述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上的每个凹槽呈圆弧状且直径大小与所述直管道直径大小一致,每根直管道收容于对应的凹槽中并与所述凹槽相接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液冷管道还包括一个进液管和一个出液管,所述冷却液从所述进液管注入对应的液冷管道内并从所述出液管流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的每个端面上均设有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一个固定板、一个安装板及一对加强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相互垂直且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的端面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一对加强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并连接所述安装板和对应的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散热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液冷散热与导热板相结合的方式,结构布局合理,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100,包括电池模组10和一对液冷管道20。所述电池模组10由若干组并联的单体电池通过若干汇流板30串联形成。每个液冷管道20内注有冷却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72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