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驱动摩托车后轮差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7110.7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阳;周密;朱代江;李中华;喻德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轮驱动 摩托车 后轮 差速器 结构 | ||
1.一种四轮驱动摩托车后轮差速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半轴从动齿轮(1)、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行星齿轮(3)、后桥从动锥齿轮(4)、行星齿轮轴(5)、短行星齿轮轴(6)、半轴齿轮(7)和固定针(8);其中半轴从动齿轮(1)设于差速器壳体(2)的一端,后桥从动锥齿轮(4)设于差速器壳体(2)的另一端,后桥从动锥齿轮(4)和差速器壳体(2)固连;半轴齿轮(7)和后桥从动锥齿轮(4)同轴且设于后桥从动锥齿轮(4)内;差速器行星齿轮(3)的个数为四个,均设于差速器壳体(2)内及半轴从动齿轮(1)和半轴齿轮(7)之间;两个差速器行星齿轮(3)安装在行星齿轮轴(5)的两端,该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和差速器壳体(2)固连;另两个差速器行星齿轮(3)分别安装在一根短行星齿轮轴(6)上,该两根短行星齿轮轴(6)各用一根固定针(8)和差速器壳体(2)固连;短行星齿轮轴(6)和差速器行星齿轮(3)的连接部设有锥度和导油螺纹槽;四个差速器行星齿轮(3)均和半轴从动齿轮(1)、半轴齿轮(7)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轮驱动摩托车后轮差速器结构,其特征是:后桥从动锥齿轮(7-3)和差速器壳体(2)通过螺栓(9)固连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轮驱动摩托车后轮差速器结构,其特征是:半轴从动齿轮(1)和差速器壳体(2)之间设有调整垫片(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轮驱动摩托车后轮差速器结构,其特征是:半轴齿轮(7)和后桥从动锥齿轮(4)之间设有调整垫片(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四轮驱动摩托车后轮差速器结构,其特征是:固定针(8)为滚针5x28。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四轮驱动摩托车后轮差速器结构,其特征是:差速器行星齿轮(3)和差速器壳体(2)之间设有减磨垫(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71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驱动装置以及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具备差速锁紧功能的电动车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