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畜牧用自动投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6435.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6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陶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燕飞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畜牧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畜牧用自动投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畜牧业中,笼养和圈养的方式应用比较广泛,具有饲养密度高,饲养条件便于人工控制,增重快、产量高,耗料相对少,节省空间、垫料等优点,深受生产者的欢迎。现有技术中,饲料的投放多采用人工盛放的方式,利用投食勺将饲料从饲料桶中取出,再投放到投食槽内,或采用连续倾倒的方式将饲料桶内的饲料投放到投食槽中,供饲养物食用,这些投放的方式存在一些不足:采用人工投放饲料,劳动强度较大,尤其对于大型养殖场,更是费时费力,成本太高;由于饲养物体型各异,食量不一,采用人工投放饲料,很难把控饲料的投食量,造成部分饲养物饲料不足,部分饲养物饲料残余,不利于饲养物的正常生长;残余的饲料若不及时清除,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也会因腐败变质、滋生细菌,对饲养物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畜牧用自动投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畜牧用自动投食装置,包括基台、壳体和搅拌桶,所述基台上设有四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在壳体的两侧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分别设有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分别套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所述同步带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投食槽,所述基台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转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壳体底面向左下倾斜,底面的左端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下方设有放置在基台上的接料桶,所述基台的左侧设有立柱,所述搅拌桶位于立柱的顶部,所述搅拌桶的侧壁底部设有投食管道,所述投食管道的出口端位于投食槽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搅拌轴和均匀分布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侧壁顶部设有投料漏斗,所述投料漏斗的出口端与搅拌桶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投食管道内设有电动闸阀。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具有蜂鸣和闪光灯功能。
优选的,所述基台的顶部在接料桶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报警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电控自动填料的方式,将饲料连续间隔地投放到投食槽中,省时省力,节约了人力成本;通过电机驱动投食槽进行循环移动,可有效避免饲料投食量分配失衡的问题,使饲养物均能得到充分的食物补充,有利于饲养物的健康生长;同时投食槽内的残余食物可自动排除和收集,便于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食物的污染,可有效减少饲养物因食物引发的疾病,结构合理,使用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台、2壳体、3搅拌桶、4支撑柱、5主动转轴、6从动转轴、7主动轮、8从动轮、9同步带、10投食槽、11驱动电机、12排料口、13接料桶、14立柱、15投食管道、16投料漏斗、17电动闸阀、18报警装置、19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燕飞,未经陶燕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6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