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加热式货运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6359.6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闫卫疆;吉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呼图壁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蔡体慧,周星莹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货运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厢体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加热式货运车厢。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奶牛个体养殖户及大型奶牛养殖小区所使用清运牛粪车辆的箱体,多是市面上的自卸式运输车(或土方车)箱体,不是专门针对牛粪而设计的。由于牛粪收集时掺入较多的污水,因而含水率较高,一般说来含水量在84%左右,根据长时间跟踪观察,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新疆、东北两省,牛粪在冬季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结冻的现象,传统自卸式运输车(或土方车)箱体无法顺利倾倒牛粪,甚至出现箱体后盖被冻结无法开启的现象,给日常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专利CN201620939831.X是针对冬季土方车而设计的尾气加热装置,它主要是将尾气引入到车箱底部两侧的支撑方管内部,并在支撑方管上连接一组垂直向的方管。这种设计只能对支撑方管附近进行加热,通入方管内的尾气未形成流通回路,存在加热面积有限、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支撑方管由于承重要求,管壁较厚,导热效率不高;尾气中的水分会在方管和支撑方管内凝集,对其造成腐蚀,减少箱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加热式货运车厢,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货运厢体冬季运输牛粪存在的易被冻结和现有利用尾气进行加热装置的导热效率不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加热式货运车厢,包括厢体和至少一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竖直方管、连接管体和呈左低右高状的安装管体,安装管体沿左右方向依次分布且整体呈左低右高状,每两个左右相邻的安装管体均呈前后间隔状分布,且二者的对应端之间通过连接管体连接并相通,对应左端安装管体位置的厢体左部内设有竖直方管,竖直方管的下端和厢体底部固定在一起,竖直方管的至少一个侧壁和对应位置的厢体侧壁固定在一起,与竖直方管固定的厢体侧壁称为该竖直方管的定位侧壁,竖直方管底端侧壁和与其对应的定位侧壁上均设有相连通的排水孔,对应左端安装管体位置的竖直方管上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和左端安装管体的左端通过连接管体连接并相通,竖直方管顶端侧壁和与其对应的定位侧壁上设有相通的排气孔,右端安装管体的右端穿出厢体右侧壁。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散热装置的数量可为两个,且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在厢体内,两个位于右端的安装管体的右端通过连接管体连接并相通,且该连接管体上设有入气三通。
上述每两个相邻的连接管体和安装管体可均一体设置。
上述每个连接管体和与其相邻的安装管体之间可均设有连接弯头,连接弯头和其两侧的连接管体和安装管体之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固定在一起。
上述每个散热装置中位于左端的安装管体左端和厢体底部之间的距离可在5cm至12cm之间,每个散热装置中的位于右端的安装管体右端和厢体底部之间的距离在13至18cm之间。
上述连接管体和安装管体可均为不锈钢管体,竖直方管为不锈钢方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厢体内布置水平方向回折分布的连接管体和安装管体,防止物料被低温冻结,提高了货物输送效率;最终汽车尾气经竖直方管顶端的排气孔散出,保证了汽车尾气能够沿输送线路移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冷凝液体由排水孔排出,防止其对各个管路造成腐蚀,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厢体,2为竖直方管,3为连接管体,4为安装管体,5为排水孔,6为排气孔,7为入气三通,8为连接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呼图壁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呼图壁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6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空气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客车集中热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