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食性膜加工用水浴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56291.1 | 申请日: | 201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琳璐;张进杰;徐大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F15/06 | 分类号: | B01F15/06;B01F7/16 |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性 工用 水浴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食性膜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食性膜加工用水浴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食性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鱼鳞、鱼皮内富含较多的胶原蛋白,因此在可食性膜的制作过程中,常常使用鱼鳞鱼皮作为制作原料。在使用鱼鳞过程中,需要先除去鱼鳞上的油脂并使得鱼鳞膨胀,然后在将利用磁力搅拌器除去鱼鳞中掺杂的金属,然后在用林檬酸浸泡,并利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当将这些鱼鳞初步处理过后,需要将处理用鱼鳞加入到容器内,进行水浴,水浴得到鱼鳞稠浆,然后再向鱼鳞稠浆中添加柠檬酸,并加热搅拌。然是现有的水浴搅拌装置其采用的大都上电加热的方式对容器进行加热,电加热的方式使得容器上的温度不是特别的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食性膜加工用水浴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食性膜加工用水浴搅拌装置,包括主体、内壁、端盖、出料管、排泄管、温度检测计、搅拌轴、刮板和进料管,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内壁,内壁和主体之间设有空腔,主体的底部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柱,主体的上端设有端盖,端盖的侧边设于一圈挡板,端盖的上部左侧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进料盖,进料盖通过铰链铰接在进料管上,端盖的中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端盖的上方,搅拌轴的下部设在主体内;所述搅拌轴上自上而下焊接有多个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上连接有三个套杆,套杆的内部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滑杆,滑杆与套杆之间连接有弹簧,滑杆的远离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有刮板固定架,刮板固定架上设有两排刮板;所述出料管设在内壁的底部,且出料管与主体之间密闭连接,从而主体的底部还设有排泄管,排泄管与空腔连通,主体的右侧底部设有进液管,主体的左侧上部设于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主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温度检测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液管就能够向空腔内注入热液,热液从出液管出料,从而使得内壁被加热;当空腔内温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时,打开温度较高热液的输入管道,并关闭温度较低的热液管道,从而使得温度较高的热液进入到空腔内,使得内壁的温度被再一次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食性膜加工用水浴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食性膜加工用水浴搅拌装置中搅拌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6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杯型多层容器
- 下一篇:包装盒、坯料、用于形成其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