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林业育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55834.8 | 申请日: | 201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建波 |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林业 育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高效林业育苗装置,属于林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020181857.5的一种育苗箱,育苗袋装入湿度适宜的营养土,催芽后的种子植入育苗袋后放进育苗箱的育苗筒里,育苗箱四角有立柱孔,育苗筒呈茶杯状,育苗箱两面有对称的固定孔,立柱连接地脚,立柱穿入育苗箱固定,第一块育苗箱放满植入种子的育苗袋后,育苗箱四角的立柱孔穿入立柱固定育苗箱,第二、三只……育苗箱依次固定,育苗箱里的种子长出籽叶后,低温生长数十天后移入大田,能使种子立体化、订单化、工厂化育苗,节约成本,但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做到自动调节该育苗装置内部温度的功能,不能保证幼苗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育苗效率低,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林业育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做到自动调节该育苗装置内部温度的功能,不能保证幼苗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育苗效率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高效林业育苗装置,其结构包括玻璃罩、连接座、内槽、育苗槽、温控器、箱体、空气进入管、水进入管,所述的玻璃罩设于连接座上方,所述的连接座与箱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箱体上设有温控器,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内槽,所述的育苗槽均匀等距的设于内槽上,所述的空气进入管、水进入管均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的温控器由显示屏、按键、电源开关、指示灯、温控器壳体组成,所述的温控器壳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下方设有按键,所述的电源开关设于按键右侧,所述的指示灯固定设于温控器壳体上,所述的温控器壳体固定设于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进入管由空气进入管管座、空气进入管管体、空气进入管管孔组成,所述的空气进入管管座上设有空气进入管管体,所述的空气进入管管孔固定设于空气进入管管体上,所述的空气进入管管座固定设于箱体右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进入管由水进入管管座、水进入管管孔、水进入管管体组成,所述的水进入管管体固定设于水进入管管座上,所述的水进入管管体上设有水进入管管孔,所述的箱体右侧设有水进入管管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育苗槽形状为矩形,所述的育苗槽有12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进入管管孔形状为圆形,所述的水进入管管孔半径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指示灯有3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控器壳体形状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温控器,实现了该新型高效林业育苗装置拥有可以自动调节该育苗装置内部温度的功能,让幼苗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育苗效率,使用不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林业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玻璃罩-1、连接座-2、内槽-3、育苗槽-4、温控器-5、箱体-6、空气进入管-7、水进入管-8、显示屏-501、按键-502、电源开关-503、指示灯-504、温控器壳体-505、空气进入管管座-701、空气进入管管体-702、空气进入管管孔-703、水进入管管座-801、水进入管管孔-802、水进入管管体-8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建波,未经梁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5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