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观测作物根系生长分布以及地下动物活动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5731.1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颜鹏;韩文炎;沈晨;张丽平;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观测 作物 根系 生长 分布 以及 地下 动物 活动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与植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观测作物根系生长分布以及地下动物活动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环境是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与形态构造分布以及地下动物活动的重要因素。植物与土壤互作,以及地下动物与土壤互作是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等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由于土壤是一个类似于“黑箱”的环境条件,实际田间条件下很难系统准确的研究测定植物根系生长分布和地下动物运动分布等方面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用于观测作物根系生长分布以及地下动物活动的试验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用于观测作物根系生长分布以及地下动物活动的试验装置,包括由侧板和底板围构而成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中部设置管体,所述的管体的空腔构成试验区E,所述的管体与箱体之间通过设置的分隔板将箱体与管体之间的空腔分隔成相同大小的观测区A、B、C、D,所述的管体的管壁上设有一组使试验区E与观测区A、B、C、D相通的通孔。
所述的用于观测作物根系生长分布以及地下动物活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一组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分别与试验区E以及观测区A、B、C、D一一对应。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研究同一株植物根系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或者地下动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运动分布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中试验区E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中观测区A、B、C、D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分隔板;3-管体;4-通孔;5-底板;6-排水孔;7-箱体;A、B、C、D-观测区;E-试验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和3所示,用于观测作物根系生长分布以及地下动物活动的试验装置包括由侧板1和底板5围构而成的箱体7,箱体7中部设置管体3,管体3的空腔构成试验区E,管体3与箱体7之间通过设置的分隔板2将箱体7与管体3之间的空腔分隔成相同大小的观测区A、B、C、D。管体3的管壁上设有一组使试验区E与观测区A、B、C、D相通的通孔4。底板5上设有一组排水孔6,排水孔6分别与试验区E以及观测区A、B、C、D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结构,箱体7为长方体结构,管体3为长方体结构,管体3的棱与箱体7的棱之间设置分隔板2,将箱体7与管体3之间的空腔分隔成相同大小的观测区A、B、C、D。
使用时,将植物幼苗种植在试验区E,或者地下动物放在试验区E;试验结束时分别在观测区A、B、C、D测定植物根系形态分布特征,或者测定地下动物在各区域的分布特征,以及基质或者土壤理化性质。
以上所述实例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案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发明的原则和精神之内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5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质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能力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