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内动脉穿刺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5388.0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鑫;张旭;黄庆波;朱捷;杜松良;陈健文;彭程;史涛坪;沈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李锐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动脉 穿刺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体内动脉穿刺套管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国内外逐渐成功开展。但手术要求高,不仅要切除病变,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缝合肾手术切面。术中如不阻断肾蒂,虽避免了肾实质热缺血的影响,但术中出血量会增多,暴露不佳,给切除病变组织和辨认有关结构带来困难,甚至因出血而危及生命。如果术中暂时阻断肾蒂,出血量将减少,术野干净,能够准确辨认病变组织,有利于准确切除肿瘤,尤其在缝合集合系统时更为有利,缝合更精准。但由于热缺血的影响,手术时间会有所限制,术中肾功能不可避免地会有所损伤,尤其是对于孤立肾或功能性孤立肾肿瘤患者,术后肾功能会有所下降甚至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目前,腹腔镜肾动脉低温灌注手术在几乎无血状态下进行,使出血量得到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切面结构清楚,有利于集合系统和切口缝合,缩短缝合时间;降温快而可靠,可明显延长肾缺血时间,使得大肿瘤等复杂大手术的实施成为可能。唯一的缺点是需要特殊的阻断灌注装置和腹腔镜下肾动脉穿刺技术,这一缺点严重限制了该手术的推广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便于固定的体内动脉穿刺套管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体内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管座、管体和连接部,管体设置于管座的前侧并与管座连通,连接部从管座的侧部连通管座,所述的管体包括从后向前依次连接的直管部和可弹性伸直的弹性卷曲部,弹性卷曲部的前端为锥形尖端,弹性卷曲部的管壁上布设有侧孔,针芯依次穿设于管座与管体内。
进一步地,管体由聚氨酯高分子材料成型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的末端具有外螺纹,用于连接低温灌注液存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连接管座的部分与管座间的夹角为10°-20°。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连接管座的部分与管座间设置有单向阀。
弹性卷曲部在针芯的限制下呈直管状,此时在针芯的配合下,将锥形尖端刺入肾动脉血管中,使得弹性卷曲部大致能位于血管内,退出针芯,弹性卷曲部在弹性的作用下卷曲成圆环,使套管针卡在动脉中,然后从连接部注入低温灌注液至管座及管体内,并通过管体的多个侧孔注入到动脉血管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腹腔镜肾动脉低温灌注手术中将低温灌注液灌注至肾动脉中。将该套管针穿入动脉中退出针芯,由于顶部管体弹性卷曲成圆环,使套管针卡在动脉中,不需要额外固定,便于在腔静手术的狭小空间中操作使用。
注入低温灌注液的连接部与管壁呈10°-20°角设置,容易从腔镜套管中置入。如此,使得比介入操作注入的灌注液更加低温,因为介入的导管从大腿静脉进入,在体内游走很长的距离,而且与动脉血逆行,所以当灌注液到达肾脏时,温度已经升高到15到20度了,达不到很好的低温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针使得灌注液直接从腹腔进入,没有对流,温度低,效果好。
尖端呈锥形,配合针芯,容易刺穿。
退出针芯后,通过连接部直接将低温灌注液通过内管注入动脉中,无需再次置管。
连接部末端具有螺纹或其它连接装置,便于与体外灌注液存储装置连接。
连接部与管座连接处可设置单向阀防止灌注液在动脉压力下倒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拔出针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拔出针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座,2-管体,3-连接部,4-直管部,5-弹性卷曲部,6-侧孔,7-针芯,8-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体内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管座1、管体2和连接部3,管体2设置于管座1的前侧并与管座1连通,连接部3从管座1的侧部连通管座1,所述的管体2包括从后向前依次连接的直管部4和可弹性伸直的弹性卷曲部5,弹性卷曲部5的前端为锥形尖端,弹性卷曲部5的管壁上布设有侧孔6,针芯7依次穿设于管座1与管体2内。管体由聚氨酯高分子材料成型制备。
所述的连接部3的末端具有外螺纹,用于连接低温灌注液。
所述的连接部3连接管座1的部分与管座1间的夹角为10°-20°。
所述的连接部3连接管座1的部分与管座1间设置有单向阀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5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适应任意形状物体的测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套管针和血管夹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