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足下垂预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4492.8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0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迎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起装置 托块 托起 本实用新型 病人小腿 预防装置 托脚板 足下垂 前后方向 前后位置 床尾板 可滑动 滑动 侧移 抵接 可调 腿部 小腿 置放 足底 搁置 相抵 病床 稳固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下垂预防装置:包括用以与病人足底相抵的抵脚装置及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托起装置;其中,所述托起装置与所述抵脚装置相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托起装置包括托脚板及沿前后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托脚板上的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托块,当滑动所述托块时,所述托块的前后位置可调;效果: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托起装置与所述抵脚装置相连接形成L型结构,抵脚装置抵接于床尾板,托起装置搁置于病床上,使得整体置放稳固,不易因外力而侧移,另一方面,所增设的托块能够托起患者的小腿,使其腿部舒适而不会引起酸疼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足下垂预防装置。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由小腿的前肌群和外侧肌群麻痹,而小腿后肌群痉挛牵拉所引起的,表现为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或是拖曳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面的一种症状,因此在步行周期承摆动相,患者不能完成踝背屈动作,而形成特征性的足下垂步态。
现有的足下垂预防装置,其一般呈块状,并为棉料或柔性材质制作,其虽然使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其在使用时,一般为与病床的床尾板相抵贴,其固定性差,易因受力而沿病床左右移动,使得足下垂病人的脚部也易沿病床左右移动,使得足下垂病人的脚部固定性不是很好,另一方面,足下垂病人在将足底与其长时间相抵时,足下垂病人的腿部,尤其是小腿,容易引起酸疼感,故而,其使用舒适性较差,并且,其大小不可调,足下垂病人只有在挪动身体时,才能使得其足底与其相抵,即其使用不具人性化。
因此,此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足下垂预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足下垂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与病人足底相抵的抵脚装置及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托起装置;其中,
所述托起装置与所述抵脚装置相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托起装置包括托脚板及沿前后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托脚板上的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托块;
当滑动所述托块时,所述托块的前后位置可调。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托块的两侧之间连有一弹性松紧带,所述弹性松紧带套设于所述托脚板外。
优选地,所述托块的上端面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凹面,所述凹面上设置有一层软体护垫。
优选地,所述托脚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层软体护垫。
优选地,所述托脚板的下端面向下突出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优选地,所述托脚板的两侧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连接有多个腿部固定带,多个所述腿部固定带均为弹性带。
优选地,所述抵脚装置成型为方型体状结构,且所述抵脚装置的前端面的中部竖向开设有一用以限位足部的槽口,所述槽口处设置有一弹性材质制作的抵脚垫。
优选地,所述抵脚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抵脚装置外的充气球囊;所述抵脚装置的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充气球囊通过一充气管道连接至所述空腔;当利用所述充气球囊向所述空腔充气时,所述抵脚垫发生形变,所述空腔的大小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托起装置与所述抵脚装置相连接形成L型结构,抵脚装置抵接于床尾板,托起装置搁置于病床上,使得整体置放稳固,不易因外力而侧移;另一方面,所增设的托块能够托起患者的小腿,使其腿部舒适而不会引起酸疼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4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科手术康复用体位枕
- 下一篇:一种上肢定位用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