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4018.5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康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剩菜、剩饭、果皮、茶叶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余垃圾不断增加,若其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持久下来会产生恶臭气味以及滋生蚊虫等污染问题,但如果将这些厨余垃圾集中无害处理又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很高的运输成本,因此家庭厨余垃圾桶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现有的垃圾桶多为单层结构,味道很容易散发出来,清洗时也很不方便,且由于水压的问题也不易清洗干净,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厨余垃圾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味道易散发出,清洗过程不便且不易清洗干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桶本体、果皮茶叶丢弃槽、剩饭剩菜丢弃槽和废水槽,所述垃圾桶本体由垃圾内桶、气味隔离层以及水槽组成,且三者由内至外分布,所述垃圾内桶的上方连接有内桶盖,且内桶盖的外侧连接有水槽盖,所述果皮茶叶丢弃槽和剩饭剩菜丢弃槽均位于垃圾内桶的内部,且二者卡槽连接,所述果皮茶叶丢弃槽和剩饭剩菜丢弃槽的内侧均设置有把手放置槽,且把手放置槽的内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气味隔离层的内侧通过凸块与垃圾内桶相互连接,且气味隔离层的下方连接有过滤层,且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废水槽,所述废水槽的外侧安装有废水槽放水龙头,且废水槽放水龙头的上方连接有控制阀门,所述水槽的两侧连接有针筒水枪,且其外侧通过卡箍与钢圈相互连接,所述针筒水枪的前方连接有上出水口,水平出水口以及下出水口,且三者均位于废水槽的内部,所述钢圈的内部放置有废纸篓。
优选的,所述垃圾内桶与气味隔离层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槽盖为“回”字形。
优选的,所述上出水口、水平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大小形状完全一致,且三者为等角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卡箍与钢圈焊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可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角度为0-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与现有的厨余垃圾桶相比较之下,内桶分为两个,且为可拆卸装置,将剩饭剩菜与果皮茶叶区分开,便于后期对其清洗,内桶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气味隔离层可对厨余垃圾散发出的气味进行隔离,内桶内的过滤层可让废水流至其下方的废水槽中,废水槽内的水可通过其外侧安装的放水龙头排出,清洗时可通过针筒水枪的高压出水从而达到清洗内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垃圾内桶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桶本体,2、垃圾内桶,3、气味隔离层,4、水槽,5、凸块,6、水槽盖,7、内桶盖,8、果皮茶叶丢弃槽,9、剩饭剩菜丢弃槽,10、过滤层,11、废水槽,12、针筒水枪,13、上出水口,14、水平出水口,15、下出水口,16、废水槽放水龙头,17、控制阀门,18、卡箍,19、钢圈,20、废纸篓,21、把手,22、把手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康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康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4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药研发实验室危害垃圾倾倒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卡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