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防窗帘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3963.3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施法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元正布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18;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27/28;B32B27/30;B32B27/36;B32B27/08;D03D15/00;D02G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帘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布,特别涉及一种三防窗帘布。
背景技术
窗帘布作为常用的家居用品,不仅美观,而且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遮光、挡风、阻尘、隔音等众多作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
在窗帘使用过程中,面向室外的一侧容易受到灰尘、油污的沾染,所以需要进行清洗,但窗帘布一般比较大,清洗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防尘防污的窗帘布。一般我们说的三防,是指防水、防油、防污,现有的制备三防布料的方法是用聚四氟乙烯溶液对已经织好的织物进行浸渍等后整理工艺,使聚四氟乙烯在织物上形成防水防油层。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失去效果,这是因为面料经过浸泡和清洗后,所含有的特氟隆成分会逐步流失,“三防”效果就下降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防窗帘布,其解决了现有窗帘布难以清洗、不防尘防污问题,具有防水、防油、防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防窗帘布,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高密度磨毛布层和功能层,高密度磨毛布层和功能层之间通过粘合浆层粘接,功能层包括与粘合浆层粘接的编织层,编织层由纱线通过经纬编的方式编织而成,纱线为复捻股纱,复捻股纱包括第一双股线、第二双股线,第一双股线和第二双股线均为由涤纶纤维单丝和聚四氟乙烯纤维单丝形成的双股线;功能层还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层,纳米二氧化钛层设于编织层上远离粘合浆层的一侧。
采用上述结构,高密度磨毛布具有手感柔软、舒适、质感丰厚、悬垂感强、绒面丰盈等优势,在使用时接触皮肤很柔软舒适,并且不易褪色、起球,具有很好的品质,适用于窗帘布上靠近室内的一侧。涤纶纤维具有很好的弹性和拉伸强度,能够提供窗帘布所需的强度和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与水的接触角为114°,接触角很大,因此不易被沾湿,从而具有防水的效果,聚四氟乙烯纤维单丝通过复捻的形式与涤纶纤维符合在一起,使得该纱线同时具有两者的优势,同时两者的结合力较大,能减少聚四氟乙烯纤维单丝被水冲刷而脱落的问题,从而提高窗帘布的长期防水效果;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作用,能够将粘附在窗帘布上的油污和其他污渍进行降解,形成小分子物质,从而容易从窗帘布上擦去。因此,该窗帘布具有防水、防油、防污的功效。
进一步优选为:纳米二氧化钛层通过在纳米二氧化钛、粘合剂、偶联剂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浸渍和层压工艺制得。
采用上述结构,偶联剂的作用是提高纳米二氧化钛与编织层之间的结合力,偶联剂的一端具有亲水基团,与纳米二氧化钛连接,另一端具有亲油基团,与涤纶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之间均具有优良的结合力,从而将纳米二氧化钛与编织层连接在一起。同时,层压工艺将纳米二氧化钛填充到编织层的编制间隙中去,进一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与编织层的结合力。
进一步优选为:纳米二氧化钛层的厚度为100-300μm。
采用上述结构,纳米二氧化钛的厚度适中,既能提供足够的自清洁作用,又能提高与编织层表面的粘接牢固性,不易脱落,提高长期的防油防污能力。
进一步优选为:涤纶纤维单丝由涤纶和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复合纺丝而成,纳米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0.5-1.2%。
采用上述结构,涤纶和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复合纺丝能够降低涤纶的表面光泽度,提高涤纶纤维的强度,还能使涤纶纤维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防污能力,即使局部范围内的二氧化钛层脱落,也不至于丧失防污能力。
进一步优选为:高密度磨毛布层与黏合浆层之间设有黑色发泡浆层。
采用上述结构,黑色发泡浆具有很强的粘附力,从而提高高密度磨毛层与粘合浆层之间的粘接牢固性,并且黑色发泡浆具有很好的遮光效果,从而提高窗帘布的遮光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编织层的经纬密度为128×68。
进一步优选为:高密度磨毛布层的经纬密度为160×64。
采用上述结构,高密度磨毛层和功能层均具有高经纬密度,一方面能够提高窗帘的垂坠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遮光效果。而编织层的高经纬密度设置一方面能够减少灰尘落入编织间隙,另一方面能够减小聚四氟乙烯之间的间隙,形成良好的防水层,在防水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元正布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元正布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3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箔、幻彩膜复合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具有组合功能的复合型珍珠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