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刺伤精密过滤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3412.7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2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林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5;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27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导管 防刺伤 输液 软针 精密过滤输液器 精密药液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精密过滤 输液针 锁止 流量调节器 操作过程 第一端部 软管连通 输液过程 有效实现 自动排气 软管 针刺伤 滴斗 固接 塑针 套接 排气 连通 阻隔 护士 血管 贯穿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刺伤精密过滤输液器,包括依次设于一软管上的输液针部、第一锁止夹、阻菌部、流量调节器、精密药液过滤器、自动排气件、滴斗、第二锁止夹以及排气塑针部,所述输液针部包括与软管连通的输液导管、贯穿输液导管并且固接于一针座上的导入针、套接于导入针上并且端部固定在输液导管第一端部的输液软针以及设于输液导管内的阻隔塞和防刺伤塞,所述输液软针连通输液导管。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刺伤和精密过滤的效果,采用具有柔性的TPU材质的输液软针进行输液,避免了输液过程中输液软针刺伤血管,也防止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伤到自己。精密药液过滤器有效实现了精密过滤,极大地降低了药液中的微粒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刺伤精密过滤输液器。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是输液大国,每年的输液量在104亿瓶,平均每人8瓶。传统的输液器通常采用金属制的输液针进行输液,在输液过程中,输液部位活动时容易引起渗液现象,即鼓针,一旦鼓针就要用冷敷和热敷的方法进行消肿,而且可能会出现导致静脉炎,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在插针和拔针的过程中,输液针还容易刺伤护士的手臂,尤其当病人患有传染病时,会给护士带来染病的风险。另外传统的输液器集成度低、功能单一,不具有过滤功能。
为了减少药液中的各种微粒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输液器都有药液过滤装置,国家标准中,普通药液过滤器只能滤除20微米以上的微粒,但多数药液中5-20微米的微粒占比最大,对人体伤害也最大。尤其对于重症术后患者或者新生儿,由于他们的抵抗力比较低,纯净的药物对他们极为重要。目前的精密药液过滤器能够有效地过滤5微米以上的微粒,但是存在以下缺点:药液过稠或者注射中成药时,精密过滤器可能会受到阻塞,影响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刺伤精密过滤输液器,解决了输液针刺伤患者或者护士的问题,同时具有过滤药液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刺伤精密过滤输液器,包括依次设于一软管上的输液针部、第一锁止夹、阻菌部、流量调节器、精密药液过滤器、自动排气件、滴斗、第二锁止夹以及排气塑针部,所述输液针部包括与软管连通的输液导管、贯穿输液导管并且固接于一针座上的导入针、套接于导入针上并且端部固定在输液导管第一端部的输液软针以及设于输液导管内的阻隔塞和防刺伤塞,所述输液软针连通输液导管。所述精密药液过滤器包括设有排气孔的上壳体、下壳体及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中空空间内的过滤膜,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过盈配合,所述上壳体上形成与软管连通的输液入口,所述下壳体上形成与软管连通的输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塞和防刺伤塞上分别设有与导入针配合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上形成凸起,所述导入针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软针通过输液导管连通软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液导管的第一端部连接一防护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软针由TPU材料制成,所述软管由TPE材料制成,所述阻隔塞和防刺伤塞由橡胶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和输液导管通过一导管座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针座置于输液导管的第二端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到防刺伤塞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凹槽到导入针端部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刺伤精密过滤输液器,采用具有柔性的TPU材质的输液软针进行输液,避免了输液过程中输液软针刺伤血管,并且输液软针不含有增塑剂,更安全。输液软针也防止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伤到自己的现象,对医务人员同样具有实用性。
2、对于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精密过滤装置能够大大降低血管内积累下来的药物微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林,未经盛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3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