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1994.5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4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梦龙;罗国平;张菊;卫琴;皮玉彬;刘霞;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6 | 分类号: | B25H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王惠敏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油箱 装配 辅助 工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辅助工装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公路营运客车行业近年的迅猛发展,各汽车整车以及汽配件的生产制造厂家均在持续研究缩短汽车或汽配件产品生产周期,以期实现更高的生产及工装效率,并且提供更为良好的产品质量及工装品质,赢得更为广泛的市场。
现有汽车整车装配的工装技术中,对于汽车油箱的工装操作,大多数厂家仍然采用靠人力将油箱举起到安装位置再进行安装固定的传统工装方式,然而,对于汽车油箱这样的体积、自重较大的零部件的装配时,无可避免的在安装时需两个或更多的人合力才能将汽车油箱托举到需要装配的工装位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基于这样的原始工装模式,其存在着严重的效率低下,工装品质无法保障的显著技术问题。同时,传统的消音器的装配模式不仅影响汽车油箱产品乃至整车的质量和生产装配周期,还存在有安全隐患以及磕碰划伤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研究设计一种用于汽车油箱的辅助工装结构,旨在提高汽车装配时油箱的工装作业的工作效率,实现油箱工装时,彻底规避了人工举升油箱的手动化操作,克服了人工操作的工装不稳定性,较大的提升了汽车整车产品的装配质量和效率,减小了工装劳动强度,值得大规模应用推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包括L型举升支架、托架平台以及一对滚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举升支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L型举升支架的外侧壁上沿垂直于底部方向固设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托架平台,所述托架平台上设有所述一对滚轮组。
所述滚轮组包括有横截面呈U型槽状的辊槽、固设于所述辊槽两侧壁间呈均匀布设的多根滚轮轴以及套设于所述每个滚轮轴且可自由转动的多个滚轮,所述辊槽内相邻的两滚轮轴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滚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套设于滚轮轴上的滚轮的材质为PA尼龙。
进一步地,为提高滚轮自由滚动的顺畅程度,所述滚轮轴与所述辊槽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平台的一端还设有L型挡板,折弯状的L型挡板,可有效防止所需工装的汽车油箱从滚轮组上发生位移或滑落。
更进一步地,所述L型挡板通过阻尼铰链转动连接于所述托架平台的端部。当手动抬起L型挡板时,L型挡板的一面与托架平台相交并垂直,可保证足够的阻挡效果,当通过阻力铰链将L型挡板转动到托架平台的平面下部时,即可完成对滚轮组上的工装油箱的推动,顺利将其推送至工装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L型举升支架、托架平台以及辊槽的外表面均通过电镀涂设有橘红色的防锈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装配过程中油箱工装工序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其创新改进效果有:
(1)工装结构的辊槽通过矩形钢管、钢板等焊接成型,结构简单,材料易备料,容易焊接;
(2)辅助工装可拆卸,与液压升降杆的配合使用,简便易拆卸摆放,便于将工装结构调节到适宜高度进行装配。
(3)用于转移油箱的滚轮设计为PA尼龙材质,硬度大耐磨且摩擦系数小,确保工装转移操作中不会划伤油箱。
(4)整体工装构思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所述托架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油箱装配的辅助工装结构的所述托架平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L型举升支架, 2、液压升降杆,3、托架平台,4、滚轮组,40、辊槽,41、滚轮轴,42、滚轮,5、L型挡板, 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相关标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1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精确调节升降高度的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便于钳工使用的台钳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