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馈能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1173.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琴;黄志源;王炳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2/50 | 分类号: | B60N2/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装置 汽车座椅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馈能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给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的问题,节能减排成为当前汽车领域发展的主题,相应的节能措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中,现有技术中,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时,车辆上所用座椅无法对振动进行抑制,而来自路面的振动能量均通过热量进行耗散,一方面乘客的舒适度低,另一方面产生的热量会影响周边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座椅馈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时汽车座椅舒适度低,产生的热量会影响周边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座椅馈能装置的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汽车座椅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馈能装置,其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线圈支撑轴以及连接有蓄电池的绕组线圈。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均为环形截面的柱状结构。第一磁体间隔套设于第二磁体外,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的径向磁场。线圈支撑轴绕卷绕组线圈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为空心结构,且第一端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二磁体的外周面,并能够沿第二磁体的周向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座椅馈能装置还包括隔磁套筒,隔磁套筒套设于第一磁体外侧,且线圈支撑轴的上端伸出隔磁套筒之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座椅馈能装置还包括底座。隔磁套筒靠近第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于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座椅馈能装置还包括永磁体支撑轴,永磁体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另一端插于第二磁体内,并固定连接第二磁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第二磁体、第二磁体均和底座相互间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端和底座之间支撑连接有支撑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端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凹槽,绕组线圈沿周向绕卷于凹槽内。
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座椅本体和前述的座椅馈能装置,座椅馈能装置的第二端连接于座椅本体下端的支撑脚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座椅本体下端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座椅馈能装置。
一种汽车,其包括车架和前述汽车座椅。汽车座椅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与车架相对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座椅馈能装置能够吸收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时的振动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具有座椅舒适度高,产生的热量少,周边结构的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座椅由于具备上述的座椅馈能装置,同样具备座椅舒适度高,产生的热量少,周边结构的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由于具备上述的汽车座椅,同样具备座椅舒适度高,产生的热量少,周边结构的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座椅馈能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第一磁体;20-第二磁体;30-线圈支撑轴;40-绕组线圈;50-隔磁套筒;60-底座;70-永磁体支撑轴;80-支撑弹簧;C1-凹槽;D1-第一端;D2-第二端;001-汽车;010-汽车座椅;100-座椅馈能装置;200-座椅本体;3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1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枕车载显示器
- 下一篇:多维时空数据的多层次异常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