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1164.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科;伍威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45 | 分类号: | H04B17/34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探测 干扰 电信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扰电信号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通信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的干扰电信号的发现及定位始终是一个较难的问题。一般来说,电子设备工作时,都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电子设备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连接起来,以一定的波特率和编码调制解调方式来完成数据和声音的传输,但是干扰电信号容易造成有用的电信号在接收电子设备上产生误码率偏高而无法正常解调,导致电子设备不能检测到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进而无法进行正常的通信服务。尽管现有技术中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及方法较多,但是这些装置及方法通常存在较复杂、不易操作、实用性较差以及不能及时定位干扰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灵活性高,具有极高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包括环形天线、同轴线缆及信号接收器,所述环形天线用于可移动地探测被探测设备的干扰电信号;所述同轴线缆用于传输所述环形天线探测到的干扰电信号,所述同轴线缆包括相互绝缘的内导体及外导体,所述内导体及外导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天线的两端相连;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同轴线缆传输的干扰电信号,所述内导体及外导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将所述环形天线通过所述同轴线缆连接至所述信号接收器,由于所述同轴线缆结构简单且容易进行弯曲、移动等操作,使得所述环形天线能够于所述被探测设备区域自由地来回移动以全面、准确地探测所述被探测设备的干扰电信号,且所述同轴线缆连接所述环形天线的方式使得所述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灵活性高,具有极高的适用性。
具体地,所述信号接收器为频谱分析仪,所述频谱分析仪用于将探测的干扰电信号转换成更为直观的频域信号,并可同步提供给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观察,从频域特性上直接定位分析干扰原因,从而从干扰源头上找到解决办法。
具体地,所述同轴线缆可分离地连接至所述信号接收器,从而在所述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同轴线缆从所述信号接收器上分离保存,且在所述同轴线缆损毁时,也容易进行更换。
具体地,所述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用于将所述同轴线缆连接至所述信号接收器,从而使得所述内导体及外导体与所述信号接收器实现良好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同轴线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内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导体外侧的外绝缘层。
具体地,所述环形天线由细导线形成,所述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同轴线缆的内导体及外导体的一端,从而形成简易的环形天线,制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具体地,所述环形天线为大小可调天线,从而使得所述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只需要通过调节环形天线,即可实现对不同波长干扰电信号的检测,且调节简单、易操作。
具体地,所述环形天线可移除地连接在所述同轴线缆,进而可更换不同的环形天线,当所述环形天线出现损坏时或者需要检测不同波长的干扰电信号时,只需更换相应的环形天线即可,且该更换操作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探测被探测设备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线缆与环形天线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图1至图2揭露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所述用于探测干扰电信号的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10、同轴线缆20及环形天线 30,所述同轴线缆20包括相互绝缘的内导体21及外导体23,所述内导体21及外导体2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器10电性连接,所述内导体21及外导体 2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天线30的两端相连,所述环形天线30用于可移动地探测被探测设备200的干扰电信号,所述同轴线缆20用于将所述环形天线30 探测到的干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接收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1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