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间断泡茶的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0437.1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6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玉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范光晔 |
地址: | 1503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断 水空间 杯体 本实用新型 滤网 上盖 泡茶 体内 上端 下端 下盖 茶叶 固定场合 茶壶 水通道 轴向 茶水 浸泡 乘车 旅行 外出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间断泡茶的茶杯,属于茶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杯体、隔断、上盖、下盖和滤网,所述杯体的上端设有上盖,杯体的下端设有下盖,隔断轴向的固定在杯体内,隔断一侧的杯体内设为第一水空间,隔断另一侧的杯体内设为第二水空间,隔断的下端与杯体的下端平齐,隔断的上端与上盖之间设有水通道,滤网设置在第一水空间内,滤网下部的第一水空间内为茶叶空间。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茶壶茶碗的配置,也解决了茶叶长时间浸泡的弊端。特别适合有固定场合以及外出或乘车旅行使用,使人们在方便或不方便的情况下喝到营养、口感都保持完好的茶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间断泡茶的茶杯,属于茶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分好多种,常见的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乌龙茶等。茶叶冲泡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比如绿茶,浸泡1分钟以内饮用最佳,前几冲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出水,因为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并且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一般情况下,泡茶的茶具多采用紫砂壶或盖碗杯,茶泡好后倒入茶杯中饮用。然而有些情况下,比如在办公室或者外出办事,都使用一个盖体密封较好的老板杯或玻璃瓶泡茶,茶叶一泡到底,使得茶水太浓,这样泡茶容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并且茶水会有苦涩味,茶叶的香气和一些养分也不复存在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以间断泡茶的茶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以间断泡茶的茶杯,包括:杯体、隔断、上盖、下盖和滤网,所述杯体的上端设有上盖,杯体的下端设有下盖,隔断轴向的固定在杯体内,隔断一侧的杯体内设为第一水空间,隔断另一侧的杯体内设为第二水空间,隔断的下端与杯体的下端平齐,隔断的上端与上盖之间设有水通道,滤网设置在第一水空间内,滤网下部的第一水空间内为茶叶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首先拧开下盖,将适量茶叶装入茶叶空间内,拧好下盖,打开上盖,向第二水空间内注入泡茶用水,水位不要超过隔断的高度,可根据喝茶的多少自己掌握注水量,水注好后拧紧上盖,使杯体倾斜,让水进入第一水空间进而与茶叶空间内的茶叶接触,根据茶叶的不同控制水的停留时间,茶叶泡好后将杯体朝第二水空间倾斜,使第一水空间内的水全部回到第二水空间,然后把杯体立起,随时可以饮用。这时茶叶空间内的茶叶没有浸泡在水里,可以保持茶叶的风味不变。第一冲的茶水饮用完后根据需要继续第二冲、第三冲。茶叶用过之后,将下盖拧下倒出废弃的茶叶,再拧开上盖,用水冲洗第一水空间、第二水空间、上盖和下盖,晾干后旋好上盖和下盖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以间断泡茶的茶杯,省去了茶壶茶碗的配置,也解决了茶叶长时间浸泡的弊端。特别适合有固定场合以及外出或乘车旅行使用,使人们在方便或不方便的情况下喝到营养、口感都保持完好的茶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以间断泡茶的茶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杯体、2为隔断,3为上盖,4为下盖,5为滤网,6为茶叶空间,7为第一水空间,8为第二水空间,9为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玉波,未经郑玉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0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