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绕式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9944.3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韩波涛;邓成智;刘玉;孔春凤;陈飞;李桂发;崔海涛;陈跃武;田庆山;罗秋月;唐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式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自1859年由普兰特发明后,在化学电源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其价格低廉、原材料易于获得,使用上有充分的可靠性,适用于大电流放电及广泛的环境温度范围等优点。
随着科技与时代进步,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及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明确制定了节能减排目标,同时郑重向世界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减少40%~45%。随着国家对空气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汽车节能减排备受关注。汽车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节能减排是目前汽车技术的重要任务,是国家重点推行的基本国策。
卷绕式铅酸蓄电池与传统板式电池相比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启动功率大、使用寿命长、比功率高、充电快速、自放电小、抗震动和冲击力强等突出特性,使其能够更自如的运用在以上的各个领域。
通用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为12V,由6只2V的单体串联而成,6只单体分成两排,每排3只,相邻单体依次串联,首尾单体分别与输出端子相连接。传统的卷绕式铅蓄电池桶体采用2×3结构,不能同时满足两端中间极柱跟同侧极柱设计,必须延长或增加铅连接条连接,增加了铅的用量。
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1877487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电池中6只单体分成A、B两排,每排3只,分别为A1、A2、A3和B1、B2、B3,并且A1和B1、A2和B2、A3和B3分别对齐,6只单体成串联式连接,各单体串联的顺序是:A1-B1-A2-B2-B3-A3,其中A1和A3分别与输出端子相连接,两个输出端子位于电池顶盖同一侧的边角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布局合理,能节约用铅量的卷绕式铅蓄电池。
一种卷绕式铅蓄电池,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槽和六个圆筒槽,所述连接槽内具有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与圆筒槽一一对应设置的单格,每个圆筒槽内均设有极群,所述极群依次连接,形成串联结构,其中第一圆筒槽、第二圆筒槽、第三圆筒槽、第四圆筒槽位于中间,按2×2方式排列,第五圆筒槽和第六圆筒槽位于两侧,相邻的圆筒槽紧靠设置,并且之间设有与它们均相切的隔板。
所述圆筒槽的底面具有第一防滑凹槽。
所述连接槽的底面设有第二防滑凹槽。
第一圆筒槽、第二圆筒槽、第三圆筒槽、第四圆筒槽围成的区域;第一圆筒槽、第二圆筒槽、第五圆筒槽围成的区域;第三圆筒槽、第四圆筒槽、第六圆筒槽围成的区域均为中空。
相邻极群通过穿壁焊或过桥连接。
所述连接槽的四个角为圆弧倒角或斜角。
本实用新型卷绕式铅蓄电池设计简单,方便电池采用两端中极柱或同侧边极柱的设计和生产,不用额外增加铅连接条连接,节约用铅量,适用于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单格串联连接,能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槽和圆筒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槽和圆筒槽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槽和圆筒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隔板设置方式的连接槽和圆筒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绕式铅蓄电池的第一种连接方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绕式铅蓄电池的第二种连接方式。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卷绕式铅蓄电池的第三种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卷绕式铅蓄电池,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槽1和六个圆筒槽2,连接槽1内具有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与圆筒槽2一一对应设置的单格11。圆筒槽2的底面具有防滑凹槽27。连接槽1的底面设有防滑凹槽12。为了节约材料和空间,连接槽1的四个角为圆弧倒角或斜角。
圆筒槽2共有六个,对应6个极群4,制备的卷绕式铅蓄电池为12V。其中圆筒槽21、圆筒槽22、圆筒槽23、圆筒槽24位于中间,按2×2方式排列,圆筒槽25和圆筒槽26位于两侧,相邻的圆筒槽2紧靠设置,并且之间设有与它们均相切的隔板3。为了节约材料,同时也减轻重量,圆筒槽21、圆筒槽22、圆筒槽23、圆筒槽24围成的区域;圆筒槽21、圆筒槽22、圆筒槽25围成的区域;圆筒槽23、圆筒槽24、圆筒槽26围成的区域均为中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9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卷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蓄电池化成的化成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