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风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9082.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挺;郭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11/89;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在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形成有与新风风道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以及与排风风道连通的第二换热通道。该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形成有两个除尘静电场可以高效的去除室外新风中的微粒,将干净清洁的空气送入室内,并将室内污气强制排出,保证室内人员能够每时每刻都处于舒适、干净、安全的环境下。与此同时,该新风净化装置无需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极大的缩小了新风净化装置的箱体结构,同时避免了由于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而引起的风阻大的问题,降低了新风净化装置的噪声污染,实现环保和减排的效果,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导致沙尘、雾霾等空气质量问题频发。其中,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污染物,这些颗粒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重金属,且可以不经肝脏解毒直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并溶解于血液,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这些颗粒污染物不仅室外大量存在,在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也大量存在。此外,室内还会存在大量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人体代谢产生的CO
目前,现有的新风系统主要采用初效过滤、中效静电吸附、HEPA高效过滤三种净化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空气净化。例如,图1示出了一种带有净化功能的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主要由初效过滤器1、中效过滤器(静电集尘器3,此外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2)和高效过滤器6组成。新风从室外进入后(参考图1中箭头①),依次流经初效过滤器1、负离子发生器2和静电集尘器3,然后经过板式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由新风风机5送入高效过滤器6中进行再次过滤得到洁净空气,最终通过新风出口进入室内(参考图1中箭头②)。同时,室内污浊空气可进入排风风道7(参考图1中箭头③),经过板式全热交换器进行热回收后,在排风风机8的作用下排到室外(参考图1中的箭头④)。
显然,这种多种净化方式结合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结构复杂、体积巨大,用户使用非常不便。
在此基础上,专利号为CN205957363U的专利公开了现有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单元对来自新风进口的新风进行第一级净化,再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单元对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新风进行第二级净化,最终实现对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微粒去除率达到99.97%以上。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和静电集尘灭菌器;第二过滤单元包括新风过滤通道、高效滤网和净化新风风道。很显然,该新风净化装置其实质上仍是采用初效、中效、高效过滤三种方式结合的结构。其虽然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但是体积的巨大将大大制约该新风净化装置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中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以及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第二换热通道;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新风风道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形成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中设置有新风风机,以及沿着新风流通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三者中的至少两个形成有所述除尘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中效过滤器包括静电集尘器,所述静电集尘器中形成有一个所述除尘静电场;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层叠置封装的全热交换芯,各层所述全热交换芯上均涂覆有所述导电层,且所述导电层通电时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9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