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8180.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军;顾志伟;王东生;高涌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4F13/02;F24F13/28;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生产线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用冷却系统,包括一冷却室,该冷却室具有一模具入口;一对安装在冷却室内并位于模具入口的上下两端的冷却风箱;一安装在冷却室内的冷却风送风单元,所述冷却风送风单元包括冷却风引风机、冷却风进风管道、冷却风送风管道;一安装在冷却室内的冷却风供风单元,所述冷却风供风单元包括一表冷器、一混合风箱,一室内排风单元,所述室内排风单元包括一安装在冷却室内的排风机,该排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排风管道,该排风管道伸出冷却室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室外温度低于25℃时,采用室外风与冷却室内热风混合来进行供风,以满足工艺需求,而不需要使用到表冷器,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和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汽车用户,各大汽车制造商日益关注相关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汽车内饰成型工艺备受关注。汽车仪表板与门内饰板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内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具体体现。
采用搪塑技术加工的汽车仪表台及门内饰板表皮,产品的外观、质地及手感是其它成型工艺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外观纹理,在产品的边沿和拐角处完全一致。但目前国内不具备搪塑技术所需的产品材料、产品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等条件,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这种原材料、模具及专用设备,故搪塑产品价格很高。随着国内原材料的研发及机械加工能力的提升,该工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当中。
目前汽车内饰件的搪塑工艺中,用于制造表皮的搪塑用粉末倒入加热过的模具中,粉末与受热的模具型腔面接触,被均匀的熔化到被加热的搪塑模具内腔的表面上,在经过冷却后形成仪表板搪塑表皮。
在该工艺中,是通过冷却室对模具进行冷却的。传统的冷却室的冷却过程为:由内表冷器经引风机将内循环热风导入制冷后,通过风管吹向加热后的模具使其冷却,在这一过程中,工艺要求空气温度20~40℃;风冷机组将表冷器内循环热水引出,通过压缩机散热将冷水输出循环回表冷器,工艺要求进水温度6~25℃。
在采用上述冷却室进行冷却时,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搪塑表皮经凝胶后产生大量烟尘沉积在表冷器上,堵塞表冷器,影响风力和室温,影响产量;风冷机组耗电量较大(25kw*8个压缩机),生产成本提高;需要定期清洁表冷器和风冷机组散热器,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能低、减少表冷器的清理的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用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用冷却系统,其创新点在于:该冷却系统安装在车间内,并与车间墙壁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冷却室,该冷却室的中部偏下位置具有一模具入口;
一对安装在冷却室内并位于模具入口的上下两端的冷却风箱,两个冷却风箱之间通过数个通风管道连通;
一安装在冷却室内的冷却风送风单元,所述冷却风送风单元包括一冷却风引风机,该冷却风引风机的进风口连接一冷却风进风管道,出风口连接一冷却风送风管道,所述冷却风送风管道接入冷却风箱;
一安装在冷却室内的冷却风供风单元,所述冷却风供风单元包括一表冷器、一混合风箱,所述表冷器的出风口与冷却风进风管道相连,所述混合风箱具有一室外风进风口、一室内风进风口、一冷却风出风口,室外风进风口连接室外风进风单元,室内风进风口连接室内风进风单元,冷却风出风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冷却风进风管道相连;
一室内排风单元,所述室内排风单元包括一安装在冷却室内的排风机,该排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排风管道,该排风管道伸出冷却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风进风单元包括一室外风进风管道,该室外风进风管道的一端与混合风箱连接,另一端伸出冷却室及车间外,且在该端的端口安装有一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8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组态智能网络交换机
- 下一篇:一种桥梁施工用钢筋拉直装置